分類
發燒車訊

車企如何押寶電動車?

台中電動車作為新興技術,電動汽車可能為中國的汽車產業帶來更多機遇。但在技術路線圖方面,目前各部委尚未達成統一。  在科技部明確純電動汽車技術路線之餘,工信部牽頭制定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1—2022年)》的出臺時間一拖再拖,可能要到年底才露真容。而據知情人士透露,讓車企看重的香餑餑對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千億元財政補貼數字及其明確流向並不準確。  業內人士分析,此前曝光的工信部《規劃》細節帶來的不僅是財政補貼流向的困擾潭子電動車,更重要的是其中所體現的技術路徑選擇在不同廠商間引來的資源爭奪,以及國傢力圖扶植自主創新培養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車的糾結。  事實上,中國的風電、光伏、LED照明等技術的投資熱潮背後,是核心技術與裝備方面對於進口的依賴;“市場換技術”的背後,是外國對於核心技術的嚴密封鎖。  分析人士指出,為瞭增強國傢的技術競爭力,我國已經將自主創新作為國傢發展戰略之一,因此創新型路徑也應當成為電動汽車產業發展的主要選擇,這也是科技部等支持直台中電動車出租接發展純電動汽車以期實現“彎道超車”的背後邏輯。  而支持“混合動力汽車”作為過渡路徑的支持者則認為,在市場不成熟的情況下,不能跨越必要的技術階段。  路線圖爭議的存在,導致企業在選擇技術發展重點的時候有所顧慮,猶豫不前。和企業相關的技術產業發展方面,自主研發、市場換技術和進口零部件采購集成三種路徑也各有市場。  分析人士指出,自主研發路徑遠期來看有利於企業掌握核心技術並提高競爭力,但投資大、盈利周期長等問題降低瞭企業選台中電動自行車擇創新型路徑的意願;技術引進-消化-吸收的路徑也可以幫助企業掌握部分關鍵技術,但企業往往重引進,輕消化吸收;采購進口零部件進行簡單組裝生產電動汽車的路徑難以使企業獲得長期競爭力,但有的企業傾向於選擇此路徑以實現迅速回收成本並占領市場的目標。  國內車企在彷徨中等待,但國外老牌車企已經紛紛搶灘電動汽車專利技術以及市場份額。  是循規蹈矩“市場換技術”,還是借機自主創新實現“彎道超車”,不僅僅是對車企,對中國產業而言,都是個台中電動車補助待解的問題。

source:http://auto.hexun.com/2011-07-26/1317527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