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發燒車訊

阿裏面試官最喜歡問的21個HashMap面試題

1.HashMap 的數據結構?

A:哈希表結構(鏈表散列:數組+鏈表)實現,結合數組和鏈表的優點。當鏈表長度超過 8 時,鏈錶轉換為紅黑樹。

transient Node<K,V>\[\] table;

2.HashMap 的工作原理?

HashMap 底層是 hash 數組和單向鏈表實現,數組中的每個元素都是鏈表,由 Node 內部類(實現 Map.Entry接口)實現,HashMap 通過 put & get 方法存儲和獲取。

存儲對象時,將 K/V 鍵值傳給 put() 方法:

①、調用 hash(K) 方法計算 K 的 hash 值,然後結合數組長度,計算得數組下標;

②、調整數組大小(當容器中的元素個數大於 capacity * loadfactor 時,容器會進行擴容resize 為 2n);

③、i.如果 K 的 hash 值在 HashMap 中不存在,則執行插入,若存在,則發生碰撞;

ii.如果 K 的 hash 值在 HashMap 中存在,且它們兩者 equals 返回 true,則更新鍵值對;

iii. 如果 K 的 hash 值在 HashMap 中存在,且它們兩者 equals 返回 false,則插入鏈表的尾部(尾插法)或者紅黑樹中(樹的添加方式)。(JDK 1.7 之前使用頭插法、JDK 1.8 使用尾插法)(注意:當碰撞導致鏈表大於 TREEIFY_THRESHOLD = 8 時,就把鏈錶轉換成紅黑樹)

獲取對象時,將 K 傳給 get() 方法:①、調用 hash(K) 方法(計算 K 的 hash 值)從而獲取該鍵值所在鏈表的數組下標;②、順序遍歷鏈表,equals()方法查找相同 Node 鏈表中 K 值對應的 V 值。

hashCode 是定位的,存儲位置;equals是定性的,比較兩者是否相等。

3.當兩個對象的 hashCode 相同會發生什麼?

因為 hashCode 相同,不一定就是相等的(equals方法比較),所以兩個對象所在數組的下標相同,”碰撞”就此發生。又因為 HashMap 使用鏈表存儲對象,這個 Node 會存儲到鏈表中。

4.你知道 hash 的實現嗎?為什麼要這樣實現?

JDK 1.8 中,是通過 hashCode() 的高 16 位異或低 16 位實現的:(h = k.hashCode()) ^ (h >>> 16),主要是從速度,功效和質量來考慮的,減少系統的開銷,也不會造成因為高位沒有參与下標的計算,從而引起的碰撞。

5.為什麼要用異或運算符?

保證了對象的 hashCode 的 32 位值只要有一位發生改變,整個 hash() 返回值就會改變。盡可能的減少碰撞。

6.HashMap 的 table 的容量如何確定?loadFactor 是什麼?該容量如何變化?這種變化會帶來什麼問題?

①、table 數組大小是由 capacity 這個參數確定的,默認是16,也可以構造時傳入,最大限制是1<<30;

②、loadFactor 是裝載因子,主要目的是用來確認table 數組是否需要動態擴展,默認值是0.75,比如table 數組大小為 16,裝載因子為 0.75 時,threshold 就是12,當 table 的實際大小超過 12 時,table就需要動態擴容;

③、擴容時,調用 resize() 方法,將 table 長度變為原來的兩倍(注意是 table 長度,而不是 threshold)

④、如果數據很大的情況下,擴展時將會帶來性能的損失,在性能要求很高的地方,這種損失很可能很致命。

7.HashMap中put方法的過程?

答:“調用哈希函數獲取Key對應的hash值,再計算其數組下標;
如果沒有出現哈希衝突,則直接放入數組;如果出現哈希衝突,則以鏈表的方式放在鏈表後面;
如果鏈表長度超過閥值( TREEIFY THRESHOLD==8),就把鏈錶轉成紅黑樹,鏈表長度低於6,就把紅黑樹轉回鏈表;
如果結點的key已經存在,則替換其value即可;
如果集合中的鍵值對大於12,調用resize方法進行數組擴容。”

8.數組擴容的過程?

創建一個新的數組,其容量為舊數組的兩倍,並重新計算舊數組中結點的存儲位置。結點在新數組中的位置只有兩種,原下標位置或原下標+舊數組的大小。

9.拉鏈法導致的鏈表過深問題為什麼不用二叉查找樹代替,而選擇紅黑樹?為什麼不一直使用紅黑樹?

之所以選擇紅黑樹是為了解決二叉查找樹的缺陷,二叉查找樹在特殊情況下會變成一條線性結構(這就跟原來使用鏈表結構一樣了,造成很深的問題),遍歷查找會非常慢。

而紅黑樹在插入新數據后可能需要通過左旋,右旋、變色這些操作來保持平衡,引入紅黑樹就是為了查找數據快,解決鏈表查詢深度的問題,我們知道紅黑樹屬於平衡二叉樹,但是為了保持“平衡”是需要付出代價的,但是該代價所損耗的資源要比遍歷線性鏈表要少,所以當長度大於8的時候,會使用紅黑樹,如果鏈表長度很短的話,根本不需要引入紅黑樹,引入反而會慢。

10.說說你對紅黑樹的見解?

  • 每個節點非紅即黑
  • 根節點總是黑色的
  • 如果節點是紅色的,則它的子節點必須是黑色的(反之不一定)
  • 每個恭弘=叶 恭弘子節點都是黑色的空節點(NIL節點)
  • 從根節點到恭弘=叶 恭弘節點或空子節點的每條路徑,必須包含相同數目的黑色節點(即相同的黑色高度)

11.jdk8中對HashMap做了哪些改變?

在java 1.8中,如果鏈表的長度超過了8,那麼鏈表將轉換為紅黑樹。(桶的數量必須大於64,小於64的時候只會擴容)

發生hash碰撞時,java 1.7 會在鏈表的頭部插入,而java 1.8會在鏈表的尾部插入

在java 1.8中,Entry被Node替代(換了一個馬甲)。

12.HashMap,LinkedHashMap,TreeMap 有什麼區別?

HashMap 參考其他問題;

LinkedHashMap 保存了記錄的插入順序,在用 Iterator 遍歷時,先取到的記錄肯定是先插入的;遍歷比 HashMap 慢;

TreeMap 實現 SortMap 接口,能夠把它保存的記錄根據鍵排序(默認按鍵值升序排序,也可以指定排序的比較器)

13.HashMap & TreeMap & LinkedHashMap 使用場景?

一般情況下,使用最多的是 HashMap。

HashMap:在 Map 中插入、刪除和定位元素時;

TreeMap:在需要按自然順序或自定義順序遍歷鍵的情況下;

LinkedHashMap:在需要輸出的順序和輸入的順序相同的情況下。

14.HashMap 和 HashTable 有什麼區別?

①、HashMap 是線程不安全的,HashTable 是線程安全的;

②、由於線程安全,所以 HashTable 的效率比不上 HashMap;

③、HashMap最多只允許一條記錄的鍵為null,允許多條記錄的值為null,而 HashTable不允許;

④、HashMap 默認初始化數組的大小為16,HashTable 為 11,前者擴容時,擴大兩倍,後者擴大兩倍+1;

⑤、HashMap 需要重新計算 hash 值,而 HashTable 直接使用對象的 hashCode

15.Java 中的另一個線程安全的與 HashMap 極其類似的類是什麼?同樣是線程安全,它與 HashTable 在線程同步上有什麼不同?

ConcurrentHashMap 類(是 Java併發包 java.util.concurrent 中提供的一個線程安全且高效的 HashMap 實現)。

HashTable 是使用 synchronize 關鍵字加鎖的原理(就是對對象加鎖);

而針對 ConcurrentHashMap,在 JDK 1.7 中採用 分段鎖的方式;JDK 1.8 中直接採用了CAS(無鎖算法)+ synchronized。

16.HashMap & ConcurrentHashMap 的區別?

除了加鎖,原理上無太大區別。另外,HashMap 的鍵值對允許有null,但是ConCurrentHashMap 都不允許。

17.為什麼 ConcurrentHashMap 比 HashTable 效率要高?

HashTable 使用一把鎖(鎖住整個鏈表結構)處理併發問題,多個線程競爭一把鎖,容易阻塞;

ConcurrentHashMap

  • JDK 1.7 中使用分段鎖(ReentrantLock + Segment + HashEntry),相當於把一個 HashMap 分成多個段,每段分配一把鎖,這樣支持多線程訪問。鎖粒度:基於 Segment,包含多個 HashEntry。
  • JDK 1.8 中使用 CAS + synchronized + Node + 紅黑樹。鎖粒度:Node(首結點)(實現 Map.Entry)。鎖粒度降低了。

18.針對 ConcurrentHashMap 鎖機制具體分析(JDK 1.7 VS JDK 1.8)?

JDK 1.7 中,採用分段鎖的機制,實現併發的更新操作,底層採用數組+鏈表的存儲結構,包括兩個核心靜態內部類 Segment 和 HashEntry。

①、Segment 繼承 ReentrantLock(重入鎖) 用來充當鎖的角色,每個 Segment 對象守護每個散列映射表的若干個桶;

②、HashEntry 用來封裝映射表的鍵-值對;

③、每個桶是由若干個 HashEntry 對象鏈接起來的鏈表

JDK 1.8 中,採用Node + CAS + Synchronized來保證併發安全。取消類 Segment,直接用 table 數組存儲鍵值對;當 HashEntry 對象組成的鏈表長度超過 TREEIFY_THRESHOLD 時,鏈錶轉換為紅黑樹,提升性能。底層變更為數組 + 鏈表 + 紅黑樹。

19.ConcurrentHashMap 在 JDK 1.8 中,為什麼要使用內置鎖 synchronized 來代替重入鎖 ReentrantLock?

①、粒度降低了;

②、JVM 開發團隊沒有放棄 synchronized,而且基於 JVM 的 synchronized 優化空間更大,更加自然。

③、在大量的數據操作下,對於 JVM 的內存壓力,基於 API 的 ReentrantLock 會開銷更多的內存。

20.ConcurrentHashMap 簡單介紹?

①、重要的常量:

private transient volatile int sizeCtl;

當為負數時,-1 表示正在初始化,-N 表示 N – 1 個線程正在進行擴容;

當為 0 時,表示 table 還沒有初始化;

當為其他正數時,表示初始化或者下一次進行擴容的大小。

②、數據結構:

Node 是存儲結構的基本單元,繼承 HashMap 中的 Entry,用於存儲數據;

TreeNode 繼承 Node,但是數據結構換成了二叉樹結構,是紅黑樹的存儲結構,用於紅黑樹中存儲數據;

TreeBin 是封裝 TreeNode 的容器,提供轉換紅黑樹的一些條件和鎖的控制。

③、存儲對象時(put() 方法):

如果沒有初始化,就調用 initTable() 方法來進行初始化;

如果沒有 hash 衝突就直接 CAS 無鎖插入;

如果需要擴容,就先進行擴容;

如果存在 hash 衝突,就加鎖來保證線程安全,兩種情況:一種是鏈表形式就直接遍歷到尾端插入,一種是紅黑樹就按照紅黑樹結構插入;

如果該鏈表的數量大於閥值 8,就要先轉換成紅黑樹的結構,break 再一次進入循環

如果添加成功就調用 addCount() 方法統計 size,並且檢查是否需要擴容。

④、擴容方法 transfer():默認容量為 16,擴容時,容量變為原來的兩倍。

helpTransfer():調用多個工作線程一起幫助進行擴容,這樣的效率就會更高。

⑤、獲取對象時(get()方法):

計算 hash 值,定位到該 table 索引位置,如果是首結點符合就返回;

如果遇到擴容時,會調用標記正在擴容結點 ForwardingNode.find()方法,查找該結點,匹配就返回;

以上都不符合的話,就往下遍歷結點,匹配就返回,否則最後就返回 null。

21.ConcurrentHashMap 的併發度是什麼?

程序運行時能夠同時更新 ConccurentHashMap 且不產生鎖競爭的最大線程數。默認為 16,且可以在構造函數中設置。

當用戶設置併發度時,ConcurrentHashMap 會使用大於等於該值的最小2冪指數作為實際併發度(假如用戶設置併發度為17,實際併發度則為32)

更多精彩面試題

如果有想看的小夥伴就給我留言吧。這就是本文的全部內容了。如果覺得寫的不錯,請記得收藏加轉發。還想跟我看更多數據結構和算法題的小夥伴們,記得關注我公眾號:程序零世界,Java 就這麼回事。

線程,多線程,線程池,線程上下文,鎖一鍵啟動線程

紅黑樹其實並不難,只是你還沒看過ta

JVM其實並沒有那麼難,你也該啃下TA了

本站聲明:網站內容來源於博客園,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我們將及時處理

【其他文章推薦】

※為什麼 USB CONNECTOR 是電子產業重要的元件?

網頁設計一頭霧水該從何著手呢? 台北網頁設計公司幫您輕鬆架站!

※台北網頁設計公司全省服務真心推薦

※想知道最厲害的網頁設計公司"嚨底家"!

新北清潔公司,居家、辦公、裝潢細清專業服務

※推薦評價好的iphone維修中心

分類
發燒車訊

驗證碼原理及驗證

驗證碼的原理

驗證碼的作用:

 驗證碼是是一種區分用戶是計算機還是人的公共全自動程序,可以防止:惡意破解密碼、刷票、論壇灌水、有效防止某個黑客對某一特定註冊用戶,用特定程序暴力破解方式進行不斷的登錄嘗試。實際上驗證碼是現在很多網站通行的方式,我們利用比較簡易的方式實現了這個功能。

生成驗證碼

生成驗證碼這個功能已經特別成熟了 在網上可以找到很多資源

以下是生成驗證碼的相關代碼:

package com._yhnit.randomcode;

import java.awt.Color;
import java.awt.Font;
import java.awt.Graphics;
import java.awt.image.BufferedImage;
import java.io.IOException;
import java.util.Random;

import javax.imageio.ImageIO;
import javax.servlet.ServletException;
import javax.servlet.annotation.WebServlet;
import javax.servlet.http.HttpServlet;
import javax.servlet.http.HttpServletRequest;
import javax.servlet.http.HttpServletResponse;
/**
 *  生成驗證碼的Servlet
 * @author yhn
 *
 */
@WebServlet("/createRandomcode")
public class RandomCodeServlet extends HttpServlet{

	private static final long serialVersionUID = 1L;
	 public RandomCodeServlet() {
	        super();

	    }

    protected void doGet(HttpServletRequest request, HttpServletResponse response)
            throws ServletException, IOException {

        doPost(request, response);
    }

    protected void doPost(HttpServletRequest request, HttpServletResponse response)
            throws ServletException, IOException {

        // 響應頭信息
        response.setHeader("Pragma", "No-Cache");
        response.setHeader("Cache-Control", "no-cache");
        response.setDateHeader("Expries", 0);

        // 隨機數生成類
        Random random = new Random();

        // 定義驗證碼的位數
        int size = 5;

        // 定義變量保存生成的驗證碼
        String vCode = "";
        char c;
        // 產生驗證碼
        for (int i = 0; i < size; i++) {
            // 產生一個26以內的隨機整數
            int number = random.nextInt(26);
            // 如果生成的是偶數,則隨機生成一個数字
            if (number % 2 == 0) {
                c = (char) ('0' + (char) ((int) (Math.random() * 10)));
                // 如果生成的是奇數,則隨機生成一個字母
            } else {
                c = (char) ((char) ((int) (Math.random() * 26)) + 'A');
            }
            vCode = vCode + c;
        }

        // 保存生成的5位驗證碼
        request.getSession().setAttribute("RANDOMCODE_IN_SESSION", vCode);

        // 驗證碼圖片的生成
        // 定義圖片的寬度和高度
        int width = (int) Math.ceil(size * 20);
        int height = 30;
        BufferedImage image = new BufferedImage(width, height, BufferedImage.TYPE_INT_RGB);
        // 獲取圖片的上下文
        Graphics gr = image.getGraphics();
        // 設定圖片背景顏色
        gr.setColor(Color.WHITE);
        gr.fillRect(0, 0, width, height);
        // 設定圖片邊框
        gr.setColor(Color.GRAY);
        gr.drawRect(0, 0, width - 1, height - 1);
        // 畫十條幹擾線
        for (int i = 0; i < 5; i++) {
            int x1 = random.nextInt(width);
            int y1 = random.nextInt(height);
            int x2 = random.nextInt(width);
            int y2 = random.nextInt(height);
            gr.setColor(randomColor());
            gr.drawLine(x1, y1, x2, y2);
        }
        // 設置字體,畫驗證碼
        gr.setColor(randomColor());
        gr.setFont(randomFont());
        gr.drawString(vCode, 10, 22);
        // 圖像生效
        gr.dispose();
        // 輸出到頁面
        ImageIO.write(image, "JPEG", response.getOutputStream());

    }

    // 生成隨機的顏色
    private Color randomColor() {
        int red = r.nextInt(150);
        int green = r.nextInt(150);
        int blue = r.nextInt(150);
        return new Color(red, green, blue);
    }

    private String[] fontNames = { "宋體", "華文楷體", "黑體", "微軟雅黑", "楷體_GB2312" };
    private Random r = new Random();

    // 生成隨機的字體
    private Font randomFont() {
        int index = r.nextInt(fontNames.length);
        String fontName = fontNames[index];// 生成隨機的字體名稱
        int style = r.nextInt(4);
        int size = r.nextInt(3) + 24; // 生成隨機字號, 24 ~ 28
        return new Font(fontName, style, size);
    }
}



上述代碼中 定義了生成5位数字+字母的驗證碼

生成的驗證碼 將存放到兩個地方:

  1. Session中
  2. 放到圖片上去

最重要的是 將驗證碼存入Session,因為後台校驗驗證碼是否正確要依靠這一步

// 保存生成的5位驗證碼
 request.getSession().setAttribute("RANDOMCODE_IN_SESSION", vCode);

前端頁面實現驗證碼的切換

在很多應用中 ,我們都會看見驗證碼的切換操作

比如:點擊圖片切換,或者點擊後面文字(類如 看不清,換一張) 進行切換

其實 切換很簡單 只是將圖片元素 的src 屬性 變換一下就可以完成

這裏給驗證碼圖片 和 換一張文字添加點擊事件

驗證碼:<input type="text" maxlength="5" required="required" name ="randomcode">
	   <img  src="/createRandomcode" style="cursor: pointer;" onclick="change();"  id="randomcodeImg">
		<a href="" onclick="change();">換一張</a><br>

點擊事件 是一個名字為change函數

function change(){
	// 因為有緩存  所以加一個隨機數  表示不同的請求
	document.getElementById("randomcodeImg").src="/createRandomcode?"+new Date().getTime();	
	}

注意這裏:src不能也寫 /createRandomcode,因為瀏覽器有緩存 因為之前的src就是它

所以點擊時不會發生切換,所以我們可以加個隨機數代表每一次都是一個新的請求。

這樣就可以實現驗證碼的切換了。

驗證碼的後台驗證

驗證其實也很簡單,只需要把輸入的和圖片中的驗證碼進行對比即可

獲取輸入的驗證碼:

String code = req.getParameter("randomcode");

獲取圖片中的驗證碼:

(生成的時候 已經存在Session中 這時只需要從Session中取出即可)

String Imgcode = req.getSession().getAttribute("RANDOMCODE_IN_SESSION").toString();

兩者進行對比驗證:

if (!code.equalsIgnoreCase(Imgcode)) {
    // 設置一些錯誤提示  提示用戶輸入錯誤 
	req.getSession().setAttribute("errorMes", "請輸入正確的驗證碼或已經過期");
	req.getRequestDispatcher("randomcode/RandomCodeLogin.jsp").forward(req, resp);
	return;
}
		
// 此時驗證碼成功
System.out.println("驗證碼成功");
// 避免重複提交  去除Session中這一次驗證碼
req.getSession().removeAttribute("RANDOMCODE_IN_SESSION");

// 繼續驗證用戶名和密碼  ....

驗證碼驗證成功之後 要銷毀Session中這次的驗證碼(驗證碼一次性使用) 避免重複提交

// 避免重複提交  去除Session中這一次驗證碼
req.getSession().removeAttribute("RANDOMCODE_IN_SESSION");

本站聲明:網站內容來源於博客園,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我們將及時處理
【其他文章推薦】

USB CONNECTOR掌控什麼技術要點? 帶您認識其相關發展及效能

台北網頁設計公司這麼多該如何選擇?

※智慧手機時代的來臨,RWD網頁設計為架站首選

※評比南投搬家公司費用收費行情懶人包大公開

※幫你省時又省力,新北清潔一流服務好口碑

※回頭車貨運收費標準

分類
發燒車訊

Typescript的interface、class和abstract class

interface,class,和abstract class這3個概念,既有聯繫,又有區別,本文嘗試着結合官方文檔來闡述這三者之間的關係。

1. Declaration Merging

Declaration Type Namespace Type Value
Namespace X X
Class X X
Enum X X
Interface X
Type Alias X
Function X
Variable X

首先我們來講一下上面這張表格,當我們第一列的關鍵字進行聲明時,我們在做什麼。

namespace job {
   haircut(): void;
}

class Man{
	name: string;
}
let imgss = new Man();

enum Color {red, blue, yellow}

interface dogfood {

  brand: string;
  price: number
}
type event = 'mouse' | 'keyboard';

function foo(){}

let a = 2;
var b = {};
const c = null;
	

namespace用來聲明一個命名空間,比較著名的命名空間有lodash,裏面有一堆工具函數,統統放在一個叫_的namespace裏面,同時你也可以let $ = _;所以namespace也聲明了一個值。

class聲明了一個值,也聲明了一種類型,你可以把Man賦值給一個變量,所以class是一種值,也可以說imgss是一個Man(類型),此時Man承擔了一種類型的角色。

enum聲明了一個值,也聲明了一種類型。我們說red是一種Color,Color在這裏承擔類型的角色,也可以把Color賦值給一個變量

interface聲明了一種類型,但是你不能把dogfood賦值給某個變量,否則你會得到一個報錯“dogfood’ only refers to a type, but is being used as a value here`

其他function,let,var,const都在聲明一個值,你 不能說xxx是一個a,或者xxx是一個foo,不能把值當成類型使用。

2. interface和class

我們知道,不算symbol,js中有6種基本類型,number,string,boolean,null, undefined, object。但是只依靠這幾種類型,來描述某個函數需要傳什麼樣的參數,是遠遠不夠的,這也是interface的使命–描述一個值(value)的形狀(type)。

現在我們來看class,class首先也具有interface的能力,描述一個形狀,或者說代表一種類型。此外class還提供了實現,也就是說可以被實例化;

所以class可以implements interface:

interface ManLike {
  speak(): void;
  leg: number;
  hand: number;
}
class Human implements ManLike {
  leg: number = 2;
  hand: number = 2;
  speak() {
    console.log('i can speak');
  }
}

而interface可以extends class,此時的class承擔類型的角色

interface Chinese extends Human {
  country: string;
}

那麼interface能不能extends enum或者type alias呢,這兩個兄弟也聲明了type啊,答案是不行的,官方報錯的信息:

An interface can only extend an object type or intersection of object types with statically known members.

3. class和abstract class

class和abstract class的區別主要是abstract class不能被實例化:

abstract Human {
	name: string;
    abstract lang(): void;
	toString() {
    	return `<human:${this.name}>`
    }
}
new Human // Cannot create an instance of an abstract class.

4. interface和abstract class

兩者都不能被實例化,但是abstract class 也可以被賦值給變量。
interface 裏面不能有方法的實現,abstract class 可以提供部分的方法實現,這些方法可以被子類調用。

參考: https://www.typescriptlang.org/docs/handbook/declaration-merging.html

本站聲明:網站內容來源於博客園,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我們將及時處理

【其他文章推薦】

網頁設計一頭霧水該從何著手呢? 台北網頁設計公司幫您輕鬆架站!

網頁設計公司推薦不同的風格,搶佔消費者視覺第一線

※想知道購買電動車哪裡補助最多?台中電動車補助資訊懶人包彙整

南投搬家公司費用,距離,噸數怎麼算?達人教你簡易估價知識!

※教你寫出一流的銷售文案?

※超省錢租車方案

分類
發燒車訊

程序員的命名素養

引言

今天來聊聊命名相關內容。

在日常工作中,項目、類、方法、表等等等等,都需要我們起名來標識區分。好的名字讓人賞心悅目,不好的名字讓人看的想吐。

最近工作有幸寫了node、前端、php、sql、scala,也見識了公司各位前輩們的命名功底。其中不乏abc命名、拼音命名、蹩腳英文命名,更有不少從別的地方粘過來連名都不改的操作。

命名沒有對錯,只是規範一點,可以提高可讀性、可維護性。

命名原則

拼寫正確

拼寫正確是可讀的基礎。

play shiftplay shit自己體會一下

清新明了,見名知意

根據要表達的內容命名,一針見血。

getNameById 根據id獲取名稱
ClassLoader 類加載器
MYSQL_USERNAME mysql用戶名 

如上幾個例子,我們一眼就知道要表達什麼,可讀性高。

使用英文字母命名

在編程中,英文還是較為主流的,最好使用單詞來命名,再不濟也是用拼音來命名。

不論是拼音或單詞,清晰表意是首要。

保持一致

在一個項目中,應該使用統一的規範來命名。

無規矩不成方圓。

合理使用動詞名詞

類名、變量名通常應使用名詞。如ClassLoaderuserId

對於方法名、函數名,應包含動詞。如handleClickgenerateUniqueId

命名方法

常見的命名方法有駝峰命名法、匈牙利命名法、帕斯卡命名法、中/下劃線命名法

駝峰命名法Camel-Case

駝峰命名法,又叫小駝峰命名法,如名稱所表達的意思,指混合使用大小寫字母老表示名字。

userIdgetCompanyNameById

應用很廣泛。

匈牙利命名法

基本原則是:變量名=屬性+類型+對象描述。通過名稱可以直觀的了解他的所屬、類型等信息。

是早期的命名方式,早期IDE沒有很智能的時候,這種命名是很有必要的。

iNum,表示int類型的num

現在依舊很少有人用了。

帕斯卡命名法

又叫大駝峰命名法,就是把駝峰命名的首字母大寫了。

ClassLoader

中/下劃線命名法

單詞全部小寫,單詞和單詞間用中劃線或下劃線分割。

user_idpython-flask-demo

下劃線命名在數據庫中較為常見。

常量命名法

這個不是官方的方法,但是常量一般是由固定規範的。

格式:所有單詞的所有字母都是大寫,單詞之間用下戶線連接。

APOLLO_NAMESPAC

總結

好的命名習慣是每個程序員必備的基本素養。

寫代碼時,好的命名會讓思路更加清洗,代碼寫的更加絲滑。

代碼就是程序員的形象,從命名的細節開始,讓自己更帥一些。

個人公眾號:碼農峰,定時推送行業資訊,持續發布原創技術文章,歡迎大家關注。

本站聲明:網站內容來源於博客園,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我們將及時處理

【其他文章推薦】

網頁設計一頭霧水該從何著手呢? 台北網頁設計公司幫您輕鬆架站!

網頁設計公司推薦不同的風格,搶佔消費者視覺第一線

※Google地圖已可更新顯示潭子電動車充電站設置地點!!

※廣告預算用在刀口上,台北網頁設計公司幫您達到更多曝光效益

※別再煩惱如何寫文案,掌握八大原則!

網頁設計最專業,超強功能平台可客製化

分類
發燒車訊

走出舒適圈的信念和勇氣——“Learning by doing!” 我的軟工2020春季教學總結

      看着大家陸續提交個人學期總結,我還不敢去翻看,怕思緒紛飛思維定式,變了自己寫總結的初心和思路。一篇總結,開頭起筆尤是最難,總是想各式各樣的開頭,翻來覆去,寫了念,念了刪,寫了念,念了刪。還是回到初心,回首一下為什麼上這門課。經過一個學期,我的態度和想法有沒有變化,我的收穫和驚喜是什麼。

       為什麼我想上這個班?
       過去沒有一次課,會像這次一樣,具有一點使命感。過去也沒有一次課,全程都是線上進行。也沒有一次課,如果放大忐忑的心情,也會挺忐忑的。
       作為一門臨時穿插安排的選修課,上課前,我聽到的關於系裡同學的水平和积極主動性,負向居多。如果課程要求高和嚴,還可能一翻兩瞪眼,學生投訴或紛紛消極放棄,那麼我大多數的時間精力可能都會用來勸說、解釋和雞湯。如果上的太差,也有可能搞砸後續我想進行的課程教學改革和質量提升。雖然考慮過這些困難,但相比於還沒有為系裡學生完整上過一門課,還沒有近距離感受不同學生的精彩作品和風格,還沒有為後續其他課程的改革做探索和調研,前面那些疑慮早已經拋到九霄雲外,只有許多期待和興奮感。

       你們給我的驚喜:

       你們從個人Github開始,也結束於團隊協作的GitHub,而且不少組做的很不錯,互幫互學,其團隊Github實踐能力,遠勝過以往我的班級;
       你們其中有的組分享的Android或小程序開發的經驗和教程,寫的用心,媲美以往我的班級;
       你們不少組用上了一些自動化測試工具,而且妥帖,用的好,遠勝過以往我的班級;
       更難能可貴的是,你們的不少作品,都離用戶很近,教務課程表、查寢點名、圖書館佔座、校園失物招領……等等,都將可以被用得上,希望你們不斷將作品成型,離之更近。
       不少同學的能力和潛質,都讓我覺得相見恨晚,也相識太短。匆匆你們也就要進入畢業年級。什麼是課程?就是拋卻那些具體的什麼理論和知識,回憶自己能留下的,就是這門課要教給你的。 如果問我,我們短暫的線上相聚,這門課,要交給你們什麼呢?是“Learing by doing”嗎? 這也許是之一。做中學,其實就是做自己所不會的。我們常有的觀念是,我不會,所以我做不了。而“Learning by doing”給我們的勇氣和信念是:做我所不會的,但又是對於自己發展非常重要的,甚至是關鍵路徑上的實現和突破。換句簡單的話來說,這門課想交(交,不是教,我沒有寫錯別字)給你們的是:走出舒適圈。其中的信念和勇氣就是,我可以“Learning by doing!”

      你們給了我更多在專業推行課程實踐改革的信心和動力。信心是:你們有這麼多潛質和能力,怎麼就不能做成項目,達成自己的能力提升呢? 動力是:在你們最好的時節,遇到你們,如果我們不能抓住這樣的機會,把握這樣的機會,做的更好,錯過了,將可惜許多未來的你們。成為系裡不少項目的開發者、成為課程核心助教、成為我們改革的初創者和開拓者,是這門課和這個學期,你們給我的最大收穫。

      就算是自賦的使命感吧,我想,當初來,並不是讓自己來掙課時費的。希望能了解現狀,立足現實,理解問題,分析原因,給出方法,執意推行,做出成果。前四點,無論老師或是學生,多多少少都有感慨和認知。不少知名的企業家,也常常在不同場合,對義務教育、高等教育提出屬於自己的真知灼見,大多數時是痛心疾首,哀其不幸,怒其不爭,覺得應該這樣改那樣改。為什麼問題顯而易見,現狀人人不滿(至少是不滿意),但改變卻牛步而行,各層次教育依然故我。人人都能對教育發表評論,因為重要,教育關係千家萬戶,關係國計民生,關係百年基業;也因為平凡,人人都受過教育,當過學生,也大多教育別人(比如養兒育女)。但這些其實是一種錯覺。企業也很重要啊,但少有人能夠對企業經營管理指摘或評論,很少其他人指導企業經營者應該怎麼做。我想,原因可能在距離。是否直接與學生互動,感受和方法,可能會真的不一樣。教學不是做菜,學生不是食材,互動勝過一切。這也是慕課為什麼知易行難,選課人數多,堅持人數微乎其微的原因。即使堅持了,效果也遠遠不如近距離教學的收穫和感受。評論或建議教育的人的錯覺,就在於希望自己的想法能被教育者一以貫之,卻常常忽略受教育者的感受、過程、反饋和互動。教學相長,如同沒有一次軟件開發項目是可以完全一樣完全照搬的,也沒有一次課程教學是可以完全一樣完全照搬的。更沒有什麼理論或建議,是可以醍醐灌頂,直接有效快速解決教育難題的。孔聖人之所以較其他名家更偉大一些,稱為至聖先師,除了有真知灼見,更在於自己帶領弟子三千,是真正戰鬥在教育一線的教育者。與學生的互動,一問一答,一段經歷,一個故事,乃至於對學生的點評,都成為後人傳頌的至理名言。將距離拉近,師生作為教學相長的團隊一體,才能相互促進,提升和改變。
     《構建之法》的作者,也正是將在清華、北航、微軟亞洲研究院的教學實踐的課程講義,凝結成書,並不斷在教學實踐中推陳出新,改版完善,才讓書具有了強大和茁壯的生命力,書中凝練的教學做法不斷推廣鋪開和可持續化,成為不少其他教學研討場合里都會提到的話題。回到根源,是經過實踐檢驗的“Learning by doing”才具有了這樣的生命力。如何繼往開來,我想,也要回到這樣的初心。不斷實踐,不斷改變。比如,線上教學,是可以發揮這樣的優勢的。作者對某些博客夜以繼日或苦心費思的點評,礙於單篇博客本身的閱讀量,點評被看到率不算高,回復率更讓人着急,也不一定能夠符合這個時代視頻影音影響力的特點。所以,正是線上教學,視頻直播,考慮到傳播力、影響力、互動性,作者可以考慮不斷前進,為不同開展的學校,做一次線上互動的軟工講座,分享軟件工程思維、案例、心得,和互動問答,這些,都將長久影響不少學生,也能逐步累積與一線學生互動的思考、感受和來自廣大讀者受眾的聲音。對作者來說,這一步,其實也是走出舒適圈,“Learning by doing!”

本站聲明:網站內容來源於博客園,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我們將及時處理

【其他文章推薦】

※帶您來了解什麼是 USB CONNECTOR  ?

※自行創業缺乏曝光? 網頁設計幫您第一時間規劃公司的形象門面

※如何讓商品強力曝光呢? 網頁設計公司幫您建置最吸引人的網站,提高曝光率!

※綠能、環保無空污,成為電動車最新代名詞,目前市場使用率逐漸普及化

※廣告預算用在刀口上,台北網頁設計公司幫您達到更多曝光效益

※教你寫出一流的銷售文案?

分類
發燒車訊

Web前端兼容性指南

一、Web前端兼容性問題

一直以來,Web前端領域最大的問題就是兼容性問題,沒有之一。

 

前端兼容性問題分三類:

  • 瀏覽器兼容性
  • 屏幕分辨率兼容性
  • 跨平台兼容性

 

1、瀏覽器兼容性問題

第一次瀏覽器大戰發生在上個世紀90年代,微軟發布了IE瀏覽器,和網景公司的Netscape Navigator大打出手,1998年網景不得不將公司賣給AOL。沒有了對手的IE不思進取,W3C標準支持發展緩慢,為以後的IE兼容性災難埋下了伏筆。到2004年,IE的市場份額達到95%,但在此之後IE的份額逐步遭其他瀏覽器蠶食,主要包括Firefox,Chrome,Safari和Opera。.

 

2001年8月27日,微軟發布IE6,時隔五年直到2006年才發布了IE7。2009年3月19日,經歷了眾多測試版后,IE8最終發布,雖然IE8針對舊版IE在多方面做了很大改進,但在HTML5、CSS 3等標準支持方面仍落後於其他瀏覽器對手。這三個版本的IE是所有兼容性問題的最大根源,堪稱前端噩夢。

 

IE6、7、8不支持HTML5、CSS3、SVG標準,可被判定為“極難兼容”

IE9不支持Flex、Web Socket、WebGL,可被判定為“較難兼容”

IE10部分支持Flex(-ms-flexbox)、Web Socket,可被判定為“較易兼容”

IE11部分支持Flex、WebGL,可被判定為“較易兼容”

 

IE6、7、8、9可視為“老式瀏覽器”

IE10、11可視為“准現代瀏覽器”

Chrome、Firefox、Safari、Opera 、Edge可視為“現代瀏覽器”

 

瀏覽器與Windows版本份額

Statcounter的各項數據以2020年6月為基準。

http://gsa.statcounter.com/

 

 

 2、屏幕分辨率兼容性問題

在不同的屏幕分辨率,瀏覽器頁面展示差異很大。特別是屏幕分辨率較小時,容易發生布局錯亂。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響應式UI框架應運而生。

 

主流桌面屏幕分辨率寬度集中在1280~1920,高度集中在720~1080;

主流平板屏幕分辨率寬度集中在962~1280,高度集中在601~800。

主流移動屏幕分辨率寬度集中在360~414,高度集中在640~896。

 

典型的桌面屏幕分辨率:1920×1080

典型的便攜屏幕分辨率:1366×768

典型的平板屏幕分辨率:768×1024

典型的移動屏幕分辨率:360×640

 

Bootstrap定義(參考系是邏輯分辨率):

分辨率

設備名

典型屏幕

>=1400px

xxl 超超大屏設備

桌面屏幕

>=1200px

xl 超大屏設備

便攜屏幕

>=992px

lg 大屏設備

豎屏桌面屏幕、橫屏平板屏幕

>=768px

md 中屏設備

豎屏平板屏幕

>=576px

sm 小屏設備

橫屏移動屏幕

<576px

xs 超小屏(自動)設備

豎屏移動屏幕

注:Bootstrap5新增xxl,Bootstrap3中的lg>=1200px,無576px檔。

 

手機屏幕分辨率說明

由於手機屏幕尺寸過小,使用原始分辨率會使得頁面显示過小,因此使用了邏輯分辨率,用倍數放大的方法來保證兼容性。比如iOS app的UI資源區分@1x、@2x和@3x,這就是指原始分辨率對邏輯分辨率的倍數,被稱為設備像素比DPR。所以大部分人的手機分辨率都是1080×1920,在分類中卻被歸為了360×640。這個分辨率和CSS中的PX是一致的。

 

桌面屏幕分辨率說明

移動設備一開始就考慮了DPR,而Windwos桌面的分辨率由於歷史原因卻沒有這一概念,於是Windwos引入了DPI,最初是設置DPI,後來是設置DPI比例。比如設置DPI比例=125%,你可以查詢Chrome的window.devicePixelRatio,這時輸出1.25,這說明DPI比例=DPR。但是大部分老程序並不支持DPI(Unaware),所以當你設置高DPI時,只能等比放大,字模糊到眼要瞎,最後落得空有大屏只能用超低分辨率。由於Chrome支持DPI,所以並不擔心Web有DPI問題。但需要注意的是與手機屏幕分辨率不同,桌面分辨率要除以DPI比例,才是邏輯分辨率。如1920×1080設置DPI比例=1.25,邏輯分辨率實際為1536×864。

  

  

屏幕分辨率基礎概念說明

縮寫

全稱

說明

PX

Device Pixels

設備像素,指設備的物理像素

PX

CSS Pixels

CSS像素,指CSS樣式代碼中使用的邏輯像素

DOT

Dot

點,屏幕或打印紙上的點,等同物理像素

PT

Point

磅(傳統長度單位)為1/72英寸=0.35mm

PT

iOS Point

磅(iOS長度單位),為1/163英寸,等同於CSS邏輯像素

DP

Density independent Pixels

設備無關像素(Android長度單位),為1/160英寸,等同於CSS邏輯像素

SP

Scale independent Pixels

縮放無關像素(Android字體單位),等同於CSS邏輯像素,但文字尺寸可調(單獨縮放)

DPR

Device Pixel Ratio

設備像素比,指CSS邏輯像素對於物理像素的倍數

DPPX

Dots Per Pixel

等同於DPR

PPI

Pixel Per Inch

屏幕上每英寸(2.54厘米)的像素點個數

DPI

Dots Per Inch

屏幕或紙上每英寸(2.54厘米)的點個數,標準密度:傳統打印=72;Windows=96;Android=160;iOS=163。

DPIR

DPI Ratio

DPI縮放比例,指DPI對於Windows標準DPI的倍數=DPI/96,等同於DPR

注:各廠商概念有重名現象,請注意區分。

 

各平台屏幕分辨率份額

  

3、跨平台兼容性問題 

隨着移動和平板市場的日益發展,Web在桌面、平板、移動平台上的兼容性問題日益突出。由於移動和平板是觸摸式操作,與桌面的鼠標操作方式有很大差異,因此在不同平台上要做相應修改。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誕生了跨平台框架,在不同平台上,外觀、布局、操作都有差異化修改。

 

各平台份額

  

二、前端里程碑框架

在前端領域,隨着技術的不斷進步,逐步誕生了一些里程碑式的前端框架。這些前端框架,大致也是隨着兼容性問題的發生、發展而誕生、發展的。

 

這些框架代表了前端應用當時先進、成熟、主流的開發方式與發展方向,兼容性問題也在這些框架的基礎之上不斷得到解決,大致也分為三個階段:

一、DOM操作框架,代表框架:jQuery

二、響應式框架,代表框架:Bootstrap

三、前端MVC框架,代表框架:React、Angular、Vue

 

1、JQuery

2006年1月John Resig等人創建了jQuery;8月,jQuery的第一個穩定版本。jQuery是DOM操作時代前端框架最優秀,也幾乎是唯一代表;但是在以React為代表的新式前端框架崛起之後,迅速沒落。

 

  • JQuery 1.x兼容IE6+瀏覽器
  • JQuery 2.x兼容IE9+瀏覽器
  • JQuery 3.x兼容IE9+瀏覽器

 

2、Bootstrap

Bootstrap原名Twitter Blueprint,由Mark Otto和Jacob Thornton開發,最經典的響應式CSS框架,在2011年8月19日作為開源項目發布。其核心是16列布局柵格系統,使用媒體查詢設定閾值為超小屏幕,小屏幕,中等屏幕,大屏幕,超大屏幕創建不同的樣式。

 

  • Bootstrap 2兼容IE7+瀏覽器
  • Bootstrap 3兼容IE8+瀏覽器
  • Bootstrap 4兼容IE10+瀏覽器
  • Bootstrap 5不兼容IE瀏覽器

 

3、React

React 起源於 Facebook 的內部項目,在前端MVC框架大潮中誕生並走紅。2013年5月開源,憑藉Virtual Dom,JSX,Flux,Native等一大批創新特性,迅速吸引了大量開發人員,至今仍是最先進的前端JS框架。

 

4、Angular

AngularJS 誕生於2009年,由Misko Hevery 等人創建,後為Google所收購。由於Google不差錢,所以AngularJS經歷顛覆性升級為Angular。Angular最大的特點就是大而全。

 

5、Vue

2013年,在Google工作的尤雨溪,受到Angular的啟發,從中提取自己所喜歡的部分,開發出了一款輕量框架,最初命名為Seed,后更名為Vue。

 

三、瀏覽器兼容框架

在前端發展的初期,大多數開發最關注的問題就是瀏覽器兼容問題,迫切需要兼容所有瀏覽器的JS和CSS框架。這階段除了橫空出世的jQuery,還有一些其它方面的兼容框架。

 

1、normalize.css

讓不同的瀏覽器在渲染網頁元素的時候形式更統一。

 

2、html5shiv.js

IE6~IE8識別HTML5標籤,並且可以添加CSS樣式。

 

3、respond.js

使IE6~IE8瀏覽器支持媒體查詢。

 

四、響應式框架

有了jQuery等兼容框架的基礎,開發人員的關注點,逐漸轉移到越來越豐富的屏幕分辨率上,除開Bootstrap一家獨大,越來越多的響應式框架也在奮起直追。

 

1、Semantic UI

https://github.com/semantic-org/semantic-ui

Semantic 是一個設計漂亮的響應式布局的語義化框架。

 

2、Bulma

https://github.com/jgthms/bulma

基於 Flexbox 的現代 CSS 框架

 

3、Tailwind

https://github.com/tailwindcss/tailwindcss

Tailwind是一個底層CSS 框架,快速 UI 開發的實用工具集,提供了高度可組合的應用程序類,可幫助開發者輕鬆構建複雜的用戶界面。另外Tailwind + Styled Component 簡直是絕配(摘自知乎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37939566)。

 

4、Materialize

https://github.com/Dogfalo/materialize

A CSS Framework based on Material Design.

 

5、Foundation

https://github.com/foundation/foundation-sites

The most advanced responsive front-end framework in the world.

 

6、Pure.css

https://github.com/pure-css/pure

A set of small, responsive CSS modules

 

7、YAMLCSS

https://github.com/yamlcss/yaml

YAML is a modular CSS framework for truly flexible, accessible and responsive websites.

 

兼容IE6+瀏覽器(能兼容IE6的太稀少了)

 

五、跨平台框架

自2009年以來,由於Node.js生態的不斷髮展,前端開發的勢力大漲, AngularJS,BackboneJS,KnockoutJS等一批前端MVC框架開始出現。最終伴隨着React、Angular、Vue等框架的脫穎而出,用前端框架開發移動、桌面應用的野心開始暴漲,開始關注不同平台的差異化,越來越多的跨平台框架開始出現。

 

1、Framework7

https://github.com/framework7io/framework7

Build iOS, Android & Desktop apps

 

 從上圖可以看出,桌面版本比移動版本更緊湊,控件風格跟所在平台近似。支持三種主題:ios、 md、 aurora對應不同平台。

 

2、Ionic

https://github.com/ionic-team/ionic

build mobile and desktop apps

 

 從上圖可以看出,主要針對移動平台優化,但通過API支持多種平台。

 

3、Onsen UI

https://github.com/OnsenUI/OnsenUI

develop HTML5 hybrid and mobile web apps

 

 從上圖可以看出,主要針對移動平台優化,但通過API支持多種平台。

 

4、Quasar Framework

https://github.com/quasarframework/quasar

基於Vue構建響應式網站、PWA、SSR、移動和桌面應用

 

 Quasar將一些輔助CSS類附加到document.body:如desktop、mobile、touch、platform-[ios]、within-iframe等


5、UNI-APP
 

https://github.com/dcloudio/uni-app

使用 Vue.js 開發所有前端應用的框架

 

 從上圖可以看出,三種平台比較一致,但移動版本還比桌面版本還緊湊是什麼意思?

 

6、橫向對比

框架

桌面優化

移動優化

移動一致

支持框架

Framework7

優秀

優秀

優秀

最多

Ionic

一般

優秀

一般

較多

Onsen UI

一般

優秀

一般

較多

Quasar

良好

優秀

良好

Vue

UNI-APP

一般

優秀

優秀

Vue

 

六、總結

兼容性問題總是伴隨着平台的擴張而產生的,Web開發面臨的終極問題就是多平台兼容性問題,根據不同產品,不同階段做部分取捨,應用不同的框架而已。需要支持的平台,決定了你的選擇。

 

新的框架或舊框架的新版本基本都不再支持IE,但國內還有5.65% 的IE用戶,而且3.29%的WinXP,46.79%的Win7都是潛在的IE用戶,所以可將其做為一個平台看待。

  • IE Web
  • Desktop Web
  • Mobile Web
  • Tablet Web
  • Desktop Hybrid
  • Mobile Hybrid
  • Tablet Hybrid

注:React Native代表的Native技術不在本次討論之列

 

1、瀏覽器兼容策略

國內XP用戶還有3.29%,XP用戶既升級不了IE9,也無法安裝新版本Chrome和Firefox 。而IE用戶還有 5.65%,考慮到Windows用戶為87%,所以IE9+的份額應該要少於5.65%-3.29%*87%=2.79%。也就是說IE8以下的用戶要多於IE8以上的用戶。所以支持單獨支持IE9+ 瀏覽器沒有實際意義,要麼支持IE6,要麼不支持IE,。

 

看看知名網站對IE8的兼容性,

  • 京東會提示“溫馨提示:您當前的瀏覽器版本過低,存在安全風險,建議升級瀏覽器”,但是頁面完全可以正確显示,幾乎沒有什麼異常發生,看來兼容工作很到位。
  • 淘寶會出現很多頁面異常,說明IE兼容工作要求不高,基本正常即可,只是象徵性的加了幾條兼容性內容。
  • 去哪兒網也會出現很多頁面異常,但頁面布局還是正常的,看來也是儘力而為,不做要求。
  • 騰訊的頁面只有一個立即更新按鈕,一貫地友好。
  • 知乎直接404,好吧,強大。

 

兼容IE的建議:

一、建議不做任何兼容,IE6~11直接显示升級瀏覽器按鈕。

二、如果一定要兼容,後端返回IE專用頁面,至少兼容IE8。

 

2、屏幕分辨率兼容策略

屏幕分辨率最少要考慮兼容便攜屏幕和移動屏幕兩種。可以參考去哪兒網的做法,把內容分成三類:移動端主菜單與導航欄;主要內容;擴展內容。屏幕分辨率高於480,显示主要內容、擴展內容。屏幕分辨率低於480,显示移動端主菜單與導航欄、主要內容。

 

如果你的應用是管理軟件,則最好考慮兼容桌面屏幕、便攜屏幕和移動屏幕三種。Bootstrap5新增了超超大屏幕,則就是基於這種考慮。這時候,可以加入側邊欄自動隱藏/打開,主要內容用Flex方式組織,可以在頁面中並排显示多頁(類似於Word的頁面視圖)。

 

3、跨平台兼容策略

大型網站,手機網站與桌面網站是不同的入口,因此不存在兼容,是兩個單獨的應用程序。對於流量較小的網站,平台的兼容策略主要是應用響應式框架,加上移動端主菜單與導航欄即可,其次可以選用跨平台框架來實現在不同平台的差異化體驗。沒有這些框架對於Web網站來說不造成大的體驗下降。而如果需要開發混合移動、桌面應用,則需要認真考慮這些框架,畢竟用戶對本地應用的體驗期待要高很多。

 

 (全文完)

 

本站聲明:網站內容來源於博客園,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我們將及時處理

【其他文章推薦】

※為什麼 USB CONNECTOR 是電子產業重要的元件?

網頁設計一頭霧水該從何著手呢? 台北網頁設計公司幫您輕鬆架站!

※台北網頁設計公司全省服務真心推薦

※想知道最厲害的網頁設計公司"嚨底家"!

新北清潔公司,居家、辦公、裝潢細清專業服務

※推薦評價好的iphone維修中心

分類
發燒車訊

.NET 5 嘗鮮 – 開源項目TerminalMACS WPF管理端支持.NET 5

.NET 5 嘗鮮 – 開源項目TerminalMACS WPF管理端支持.NET 5

一個使用 Prism 作為模塊化框架、基於多個開源控件庫作為UI控件選擇、集成開源 UI 界面設計的 .NET 5 WPF 客戶端項目。

  • 項目名稱:TerminalMACS WPF管理端
  • 項目開源地址:
    • Github:https://github.com/dotnet9/TerminalMACS.ManagerForWPF
    • Gitee:https://gitee.com/dotnet9/TerminalMACS.ManagerForWPF
  • 作者:Dotnet9

1. 特性

  • 使用 .NET 5 開發,體驗最新 .NET 平台(和 .NET Core 3.1 無縫兼容)

.NET 5 是 .NET Framework 和 .NET Core 的未來,最終將成為一個統一平台,.NET5將包含ASP.NET核心、實體框架核心、WinForms、WPF、Xamarin 和 ML.NET。

  • 基於 Prism 8 搭建模塊化框架,方便程序擴展

Prism為程序設計提供指導,旨在幫助用戶更加容易的設計和構建豐富、靈活、易於維護WPF桌面應用程序。Prism使用設計模式(如MVVM,複合視圖,事件聚合器),幫助你創建一個松耦合的程序。遵循這些設計模式原則,將目標程序解耦成獨立的模塊。這些類型的應用程序被稱為複合應用程序。

  • 已使用或即將使用到多個開源WPF控件庫

    • MaterialDesignInXamlToolkit
    • HandyControl
    • PanuonUI.Silver
    • AduSkin。

參考以上多種開源 WPF UI 庫,多個選擇,開發 WPF 項目更方便。

  • ECharts

界面設計有使用到ECharts,使用WPF WebBrowser控件加載html的方式

ECharts:pie-doughnut

  • 本地化支持

  • 動態國際化支持

  • 支持主題色動態切換

2. 支持環境

  • .NET 5.0。

3. 當前版本

0.1

4. 鏈接

  • 官方網站:Dotnet9

5. 項目界面截圖

5.1. 關於

5.2. 首頁模塊

正在開發中…

5.3. 服務端模塊

正在開發中…

5.4. 客戶端模塊

正在開發中…

5.5. 測試案例

收集全球優秀的開源WPF界面設計,實時收集、實時添加更新,下面是部分實例截圖:

登錄註冊分類 1

  1. 簡單登錄窗體設計1

參考視頻:C# WPF Material Design UI: Login Window

參考源碼:Login2

  1. 簡單登錄窗體設計2

參考視頻:C# WPF Material Design UI: Login Window

參考源碼:Login1

  1. 美食應用登錄

參考視頻:WPF Food App Login UI Material Design [Speed Design]

菜單類 2

  1. 抽屜式菜單

參考視頻:C# WPF Material Design UI: Animated Colorful Navigation Drawer

參考源碼:AnimatedColorfulMenu

  1. 菜單切換用戶控件

參考視頻:C# WPF Material Design UI: Fast Food Sales

參考源碼:Pizzaria1

  1. 菜單切換動畫

參考視頻:C# WPF Material Design UI: Animated Menu

參考源碼:AnimatedMenu1

其他界面設計 3

  1. 移動應用儀錶盤

參考視頻:WPF Dashboard UI – Material Design [Speed Design]

參考源碼:WPF-Dashboard-UI-Material-Design-Concept

  1. 簡易儀錶盤2

參考視頻:WPF Dashboard UI – Material Design [Speed Design]

參考源碼:WPF-Dashboard-UI-Material-Design-Concept

ECharts:pie-doughnut

  1. Instagram重新設計

參考視頻:C# WPF Material Design UI: Redesign Instagram

參考源碼:Instagram

  1. LoLGoal

參考視頻:dotnet9

參考源碼:dotnet9

  1. 簡易音樂播放器1

參考視頻:C# WPF Material Design UI: Dashboard

參考源碼:Dashboard

  1. 百度地圖

通過WPF WebBrowser控件加載html5文件的形式加載百度地圖,使用JavaScript與C#互操作實現地圖交互。

  1. 聊天界面設計

參考視頻:

  • C# WPF Design UI – 1/3 – Contact List
  • C# WPF Design UI – 2/3 – Profile
  • C# WPF Design UI – 3/3 – Chat

參考源碼:Chat

  1. 計算器

參考視頻:

  • Calcalator

關注Dotnet9,分享更多好文
如果本文對你有用,歡迎轉載,Dotnet9對應原文有markdown格式原文分享下載哦。

本站聲明:網站內容來源於博客園,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我們將及時處理
【其他文章推薦】

USB CONNECTOR掌控什麼技術要點? 帶您認識其相關發展及效能

台北網頁設計公司這麼多該如何選擇?

※智慧手機時代的來臨,RWD網頁設計為架站首選

※評比南投搬家公司費用收費行情懶人包大公開

※幫你省時又省力,新北清潔一流服務好口碑

※回頭車貨運收費標準

分類
發燒車訊

EM(最大期望)算法推導、GMM的應用與代碼實現

  EM算法是一種迭代算法,用於含有隱變量的概率模型參數的極大似然估計。

使用EM算法的原因

  首先舉李航老師《統計學習方法》中的例子來說明為什麼要用EM算法估計含有隱變量的概率模型參數。

  假設有三枚硬幣,分別記作A, B, C。這些硬幣正面出現的概率分別是$\pi,p,q$。進行如下擲硬幣試驗:先擲硬幣A,根據其結果選出硬幣B或C,正面選硬幣B,反面邊硬幣C;然後擲選出的硬幣,擲硬幣的結果出現正面記作1,反面記作0;獨立地重複$n$次試驗,觀測結果為$\{y_1,y_2,…,y_n\}$。問三硬幣出現正面的概率。

  三硬幣模型(也就是第二枚硬幣正反面的概率)可以寫作

$ \begin{aligned} &P(y|\pi,p,q) \\ =&\sum\limits_z P(y,z|\pi,p,q)\\ =&\sum\limits_z P(y|z,\pi,p,q)P(z|\pi,p,q)\\ =&\pi p^y(1-p)^{1-y}+(1-\pi)q^y(1-q)^{1-y} \end{aligned} $

  其中$z$表示硬幣A的結果,也就是前面說的隱變量。通常我們直接使用極大似然估計,即最大化似然函數

$ \begin{aligned} &\max\limits_{\pi,p,q}\prod\limits_{i=1}^n P(y_i|\pi,p,q) \\ =&\max\limits_{\pi,p,q}\prod\limits_{i=1}^n[\pi p^{y_i}(1-p)^{1-y_i}+(1-\pi)q^{y_i}(1-q)^{1-y_i}]\\ =&\max\limits_{\pi,p,q}\sum\limits_{i=1}^n\log[\pi p^{y_i}(1-p)^{1-y_i}+(1-\pi)q^{y_i}(1-q)^{1-y_i}]\\ =&\max\limits_{\pi,p,q}L(\pi,p,q) \end{aligned} $

  分別對$\pi,p,q$求偏導並等於0,求解線性方程組來估計這三個參數。但是,由於它是帶有隱變量的,在獲取最終的隨機變量之前有一個分支選擇的過程,導致這個$\log$的內部是加和的形式,計算導數十分困難,而待求解的方程組不是線性方程組。當複雜度一高,解這種方程組幾乎成為不可能的事。以下推導EM算法,它以迭代的方式來求解這些參數,應該也算一種貪心吧。

算法導出與理解

  對於參數為$\theta$且含有隱變量$Z$的概率模型,進行$n$次抽樣。假設隨機變量$Y$的觀察值為$\mathcal{Y} = \{y_1,y_2,…,y_n\}$,隱變量$Z$的$m$個可能的取值為$\mathcal{Z}=\{z_1,z_2,…,z_m\}$。

  寫出似然函數:

$ \begin{aligned} L(\theta) &= \sum\limits_{Y\in\mathcal{Y}}\log P(Y|\theta)\\ &=\sum\limits_{Y\in\mathcal{Y}}\log \sum\limits_{Z\in \mathcal{Z}} P(Y,Z|\theta)\\ \end{aligned} $

  EM算法首先初始化參數$\theta = \theta^0$,然後每一步迭代都會使似然函數增大,即$L(\theta^{k+1})\ge L(\theta^k)$。如何做到不斷變大呢?考慮迭代前的似然函數(為了方便不用$\theta^{k+1}$):

$ \begin{gather} \begin{aligned} L(\theta)=&\sum\limits_{Y\in \mathcal{Y}} \log\sum\limits_{Z\in \mathcal{Z}} P(Y,Z|\theta)\\ =&\sum\limits_{Y\in \mathcal{Y}} \log\sum\limits_{Z\in \mathcal{Z}} P(Z|Y,\theta^k)\frac{P(Y,Z|\theta)}{P(Z|Y,\theta^k)}\\ \end{aligned} \label{} \end{gather} $

  至於上式的第二個等式為什麼取出$P(Z|Y,\theta^k)$而不是別的,正向的原因我想不出來,馬後炮原因在後面記錄。

  考慮其中的求和

$ \sum\limits_{Z\in \mathcal{Z}} P(Z|Y,\theta^k)=1$

  且由於$\log$函數是凹函數,因此由Jenson不等式得

$ \begin{gather} \begin{aligned} L(\theta) \ge&\sum\limits_{Y\in \mathcal{Y}}\sum\limits_{Z\in \mathcal{Z}} P(Z|Y,\theta^k)\log\frac{P(Y,Z|\theta)}{P(Z|Y,\theta^k)}\\ =&B(\theta,\theta^k) \end{aligned}\label{} \end{gather} $

  當$\theta = \theta^k$時,有

$ \begin{gather} \begin{aligned} L(\theta^k) \ge& B(\theta^k,\theta^k)\\ =&\sum\limits_{Y\in \mathcal{Y}}\sum\limits_{Z\in \mathcal{Z}} P(Z|Y,\theta^k)\log\frac{P(Y,Z|\theta^k)}{P(Z|Y,\theta^k)}\\ =&\sum\limits_{Y\in \mathcal{Y}}\sum\limits_{Z\in \mathcal{Z}} P(Z|Y,\theta^k)\log P(Y|\theta^k)\\ =&\sum\limits_{Y\in \mathcal{Y}}\log P(Y|\theta^k)\\ =&L(\theta^k)\\ \end{aligned} \label{} \end{gather} $

  也就是在這時,$(2)$式取等,即$L(\theta^k) = B(\theta^k,\theta^k)$。取

$ \begin{gather} \theta^*=\text{arg}\max\limits_{\theta}B(\theta,\theta^k)\label{} \end{gather} $

  可得不等式

$L(\theta^*)\ge B(\theta^*,\theta^k)\ge B(\theta^k,\theta^k) = L(\theta^k)$

  所以,我們只要優化$(4)$式,讓$\theta^{k+1} = \theta^*$,即可保證每次迭代的非遞減勢頭,有$L(\theta^{k+1})\ge L(\theta^k)$。而由於似然函數是概率乘積的對數,一定有$L(\theta) < 0$,所以迭代有上界並且會收斂。以下是《統計學習方法》中EM算法一次迭代的示意圖:

  進一步簡化$(4)$式,去掉優化無關項:

$ \begin{aligned} \theta^*=&\text{arg}\max\limits_{\theta}B(\theta,\theta^k) \\ =&\text{arg}\max\limits_{\theta}\sum\limits_{Y\in \mathcal{Y}}\sum\limits_{Z\in \mathcal{Z}} P(Z|Y,\theta^k)\log\frac{P(Y,Z|\theta)}{P(Z|Y,\theta^k)} \\ =&\text{arg}\max\limits_{\theta}\sum\limits_{Y\in \mathcal{Y}}\sum\limits_{Z\in \mathcal{Z}} P(Z|Y,\theta^k)\log P(Y,Z|\theta) \\ =&\text{arg}\max\limits_{\theta}Q(\theta,\theta^k) \\ \end{aligned} $

  $Q$函數使用導數求極值的方程與沒有隱變量的方程類似,容易求解。

  綜上,EM算法的流程為:

  1. 設置$\theta^0$的初值。EM算法對初值是敏感的,不同初值迭代出來的結果可能不同。

  2. 更新$\theta^k = \text{arg}\max\limits_{\theta}Q(\theta,\theta^{k-1})$。理解上來說,通常將這一步分為計算$Q$與極大化$Q$兩步,即求期望E與求極大M,但在代碼中並不會將它們分出來,因此這裏濃縮為一步。另外,如果這個優化很難計算的話,因為有不等式的保證,直接取$\theta^k$為某個$\hat{\theta}$,只要有$Q(\hat{\theta},\theta^{k-1})\ge Q(\theta^{k-1},\theta^{k-1})$即可。

  3. 比較$\theta^k$與$\theta^{k-1}$的差異,比如求它們的差的二范數,若小於一定閾值就結束迭代,否則重複步驟2。

  下面記錄一下我對$(1)$式取出$P(Z|Y,\theta^k)$而不取別的$P$的理解:

  經過以上的推導,我認為這是為了給不等式取等創造條件。如果不能確定$L(\theta^k)$與$Q(\theta^k,\theta^k)$能否取等,那麼取$Q$的最大值$Q(\theta^*,\theta^k)$時,儘管有$Q(\theta^*,\theta^k)\ge Q(\theta^k,\theta^k)$,但並不能保證$L(\theta^*)\ge L(\theta^k)$,迭代的不減性質就就沒了。

  我這裏暫且把它看做一種巧合,是研究EM算法的大佬,碰巧想用Jenson不等式來迭代而構造出來的一種做法。本人段位還太弱,無法正向理解其中的緣故,只能以這種方式來揣度大佬的思路了。知乎大佬發的EM算法九層理解(點擊鏈接),我當前只能到第3層,有時間一定要拜讀一下深度學習之父的著作。

高斯混合模型的應用

迭代式推導

  假設高斯混合模型混合了$m$個高斯分佈,參數為$\theta = (\alpha_1,\theta_1,\alpha_2,\theta_2,…,\alpha_m,\theta_m),\theta_i=(\mu_i,\sigma_i)$則整個概率分佈為:

$\displaystyle P(y|\theta) = \sum\limits_{i=1}^m\alpha_i \phi(y|\theta_i) =  \sum\limits_{i=1}^m\frac{\alpha_i }{\sqrt{2\pi}\sigma_i}\exp\left(-\frac{(y-\mu_i)^2}{2\sigma_i^2}\right),\;\text{where}\;\sum\limits_{j=1}^m\alpha_j = 1$

  對混合分佈抽樣$n$次得到$\{y_1,…,y_n\}$,則在第$k+1$次迭代,待優化式為:

$\begin{gather}\begin{aligned} &\max\limits_{\theta}Q(\theta,\theta^k) \\ =&\max\limits_{\theta}\sum\limits_{Y\in \mathcal{Y}}\sum\limits_{Z\in \mathcal{Z}} P(Z|Y,\theta^k)\log P(Y,Z|\theta) \\ =&\max\limits_{\theta}\sum\limits_{Y\in \mathcal{Y}}\sum\limits_{Z\in \mathcal{Z}} \frac{P(Z,Y|\theta^k)}{P(Y|\theta^k)}\log P(Y,Z|\theta) \\ =&\max\limits_{\theta}\sum\limits_{i=1}^n\sum\limits_{j=1}^m \frac{\alpha_j^k\phi(y_i|\theta_j^k)} {\sum\limits_{l=1}^m \alpha_l^k\phi(y_i|\theta_l^k)} \log \left[\alpha_j\phi(y_i|\theta_j)\right] \\ =&\max\limits_{\theta}\sum\limits_{i=1}^n\sum\limits_{j=1}^m \frac{\alpha_j^k\phi(y_i|\theta_j^k)} {\sum\limits_{l=1}^m \alpha_l^k\phi(y_i|\theta_l^k)} \log \left[ \frac{\alpha_j}{\sqrt{2\pi}\sigma_j}\exp\left(-\frac{(y_i-\mu_j)^2}{2\sigma_j^2}\right) \right]\\ =&\max\limits_{\theta}\sum\limits_{j=1}^m \sum\limits_{i=1}^n \frac{\alpha_j^k\phi(y_i|\theta_j^k)} {\sum\limits_{l=1}^m \alpha_l^k\phi(y_i|\theta_l^k)} \left[ \log \alpha_j – \log \sigma_j-\frac{(y_i-\mu_j)^2}{2\sigma_j^2} \right]\\  \end{aligned} \label{}\end{gather}$

計算α

  定義

$\displaystyle n_j = \sum\limits_{i=1}^n \frac{\alpha_j^k\phi(y_i|\theta_j^k)} {\sum\limits_{l=1}^m \alpha_l^k\phi(y_i|\theta_l^k)}$

  則對於$\alpha$,優化式為

$\begin{gather} \begin{aligned} \max\limits_{\alpha}\sum\limits_{j=1}^m n_j \log \alpha_j \end{aligned} \label{}\end{gather}$

  又因為$\sum\limits_{j=1}^m \alpha_j=1$,所以只需優化$m-1$個參數,上式變為:

$ \max\limits_\alpha \left[ \begin{matrix} n_1&n_2&\cdots &n_{m-1}&n_{m}\\ \end{matrix} \right] \cdot \left[ \begin{matrix} \log\alpha_1\\ \log\alpha_2\\ \vdots\\ \log\alpha_{m-1}\\ \log(1-\alpha_1-\cdots-\alpha_{m-1})\\ \end{matrix} \right] $

  對每個$\alpha_j$求導並等於0,得到線性方程組:

$\left[\begin{matrix}n_1+n_m&n_1&n_1&\cdots&n_1\\n_2&n_2+n_m&n_2&\cdots&n_2\\n_3&n_3&n_3+n_m&\cdots&n_3\\&&&\vdots&\\n_{m-1}&n_{m-1}&n_{m-1}&\cdots&n_{m-1}+n_m\\\end{matrix}\right]\cdot\left[\begin{matrix}\alpha_1\\\alpha_2\\\alpha_3\\\vdots\\\alpha_{m-1}\\\end{matrix}\right]=\left[\begin{matrix}n_1\\n_2\\n_3\\\vdots\\n_{m-1}\\\end{matrix}\right]$

  求解這個爪形線性方程組,得到

$\left[\begin{matrix}\sum_{j=1}^mn_j/n_1&0&0&\cdots&0\\-n_2/n_1&1&0&\cdots&0\\-n_3/n_1&0&1&\cdots&0\\&&&\vdots&\\-n_{m-1}/n_1&0&0&\cdots&1\\\end{matrix}\right]\cdot\left[\begin{matrix}\alpha_1\\\alpha_2\\\alpha_3\\\vdots\\\alpha_{m-1}\\\end{matrix}\right]=\left[\begin{matrix}1\\0\\0\\\vdots\\0\\\end{matrix}\right]$

  因為

$\displaystyle \sum\limits_{j=1}^m n_j =   \sum\limits_{j=1}^m\sum\limits_{i=1}^n \frac{\alpha_j^k\phi(y_i|\theta_j^k)} {\sum\limits_{l=1}^m \alpha_l^k\phi(y_i|\theta_l^k)}=\sum\limits_{i=1}^n \sum\limits_{j=1}^m \frac{\alpha_j^k\phi(y_i|\theta_j^k)} {\sum\limits_{l=1}^m \alpha_l^k\phi(y_i|\theta_l^k)} =\sum\limits_{i=1}^n 1 =  n$

  解得

$\displaystyle\alpha_j = \frac{n_j}{n} = \frac{1}{n}\sum\limits_{i=1}^n \frac{\alpha_j^k\phi(y_i|\theta_j^k)} {\sum\limits_{l=1}^m \alpha_l^k\phi(y_i|\theta_l^k)}$

計算σ與μ

  與$\alpha$不同,它的方程組是所有$\alpha_j$之間聯立的;而$\sigma,\mu$的方程組則是$\sigma_j$與$\mu_j$之間聯立的。定義

$\displaystyle p_{ji} = \frac{\alpha_j^k\phi(y_i|\theta_j^k)} {\sum\limits_{l=1}^m \alpha_l^k\phi(y_i|\theta_l^k)}$

  則對於$\sigma_j,\mu_j$,優化式為(比較$(6),(7)$式的區別)

$\begin{gather}\displaystyle\min\limits_{\sigma_j,\mu_j}\sum\limits_{i=1}^n p_{ji} \left(\log \sigma_j+\frac{(y_i-\mu_j)^2}{2\sigma_j^2} \right)\label{}\end{gather}$

  對上式求導等於0,解得

$ \begin{aligned} &\mu_j = \frac{\sum\limits_{i=1}^np_{ji}y_i}{\sum\limits_{i=1}^np_{ji}} = \frac{\sum\limits_{i=1}^np_{ji}y_i}{n_j} = \frac{\sum\limits_{i=1}^np_{ji}y_i}{n\alpha_j}\\ &\sigma^2_j = \frac{\sum\limits_{i=1}^np_{ji}(y_i-\mu_j)^2}{\sum\limits_{i=1}^np_{ji}} = \frac{\sum\limits_{i=1}^np_{ji}(y_i-\mu_j)^2}{n_j} = \frac{\sum\limits_{i=1}^np_{ji}(y_i-\mu_j)^2}{n\alpha_j} \end{aligned} $

代碼實現

  對於概率密度為$P(x) = −2x+2,x\in (0,1)$的隨機變量,以下代碼實現GMM對這一概率密度的的擬合。共10000個抽樣,GMM混合了100個高斯分佈。

#%%定義參數、函數、抽樣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dis_num = 100 #用於擬合的分佈數量
sample_num = 10000 #用於擬合的分佈數量
alphas = np.random.rand(dis_num) 
alphas /= np.sum(alphas)  
mus = np.random.rand(dis_num)
sigmas = np.random.rand(dis_num)**2#方差,不是標準差
samples = 1-(1-np.random.rand(sample_num))**0.5 #樣本
C_pi = (2*np.pi)**0.5

dis_val = np.zeros([sample_num,dis_num])    #每個樣本在每個分佈成員上都有值,形成一個sample_num*dis_num的矩陣
pij = np.zeros([sample_num,dis_num])        #pij矩陣
def calc_dis_val(sample,alpha,mu,sigma,c_pi):
    return alpha*np.exp(-(sample[:,np.newaxis]-mu)**2/(2*sigma))/(c_pi*sigma**0.5) 
def calc_pij(dis_v):  
    return dis_v / dis_v.sum(axis = 1)[:,np.newaxis]      
#%%優化 
for i in range(1000):
    print(i)
    dis_val = calc_dis_val(samples,alphas,mus,sigmas,C_pi)
    pij = calc_pij(dis_val)  
    nj = pij.sum(axis = 0)
    alphas_before = alphas
    alphas = nj / sample_num
    mus = (pij*samples[:,np.newaxis]).sum(axis=0)/nj
    sigmas = (pij*(samples[:,np.newaxis] - mus)**2 ).sum(axis=0)/nj
    a = np.linalg.norm(alphas_before - alphas)
    print(a)
    if  a< 0.001:
        break

#%%繪圖 
plt.rcParams['font.sans-serif']=['SimHei'] #用來正常显示中文標籤
plt.rcParams['axes.unicode_minus']=False #用來正常显示負號
def get_dis_val(x,alpha,sigma,mu,c_pi):
    y = np.zeros([len(x)]) 
    for a,s,m in zip(alpha,sigma,mu):   
        y += a*np.exp(-(x-m)**2/(2*s))/(c_pi*s**0.5)   
    return y
def paint(alpha,sigma,mu,c_pi,samples):
    x = np.linspace(-1,2,500)
    y = get_dis_val(x,alpha,sigma,mu,c_pi) 
    fig = plt.figure()
    ax = fig.add_subplot(111)
    ax.hist(samples,density = True,label = '抽樣分佈') 
    ax.plot(x,y,label = "擬合的概率密度")
    ax.legend(loc = 'best')
    plt.show()
paint(alphas,sigmas,mus,C_pi,samples)

  以下是擬合結果圖,有點像是核函數估計,但是完全不同:

EM算法的推廣

  EM算法的推廣是對EM算法的另一種解釋,最終的結論是一樣的,它可以使我們對EM算法的理解更加深入。它也解釋了我在$(1)$式下方提出的疑問:為什麼取出$P(Z|Y,\theta^k)$而不是別的。

  定義$F$函數,即所謂Free energy自由能(自由能具體是啥先不研究了):

$ \begin{aligned} F(\tilde{P},\theta) &= E_{\tilde{P}}(\log P(Y,Z|\theta)) + H(\tilde{P})\\ &= \sum\limits_{Z\in \mathcal{Z}} \tilde{P}(Z)\log P(Y,Z|\theta) – \sum\limits_{Z\in \mathcal{Z}} \tilde{P}(Z)\log \tilde{P}(Z)\\ \end{aligned} $

  其中$\tilde{P}$是$Z$的某個概率分佈(不一定是單獨的分佈,可能是在某個條件下的分佈),$E_{\tilde{P}}$表示分佈$\tilde{P}$下的期望,$H$表示信息熵。

  我們計算一下,對於固定的$\theta$,什麼樣的$\tilde{P}$會使$F(\tilde{P},\theta) $最大。也就是找到一個函數$\tilde{P}_{\theta}$,使$F$極大,寫成優化的形式就是(這裡是找函數而不是找參數哦,理解上可能要用到泛函分析的內容):

$ \begin{aligned} &\max\limits_{\tilde{P}} \sum\limits_{Z\in \mathcal{Z}} \tilde{P}(Z)\log P(Y,Z|\theta) – \sum\limits_{Z\in \mathcal{Z}} \tilde{P}(Z)\log \tilde{P}(Z)\\ &\;\text{s.t.}\; \sum\limits_{Z\in \mathcal{Z}}\tilde{P}(Z) = 1 \end{aligned} $

  拉格朗日函數(拉格朗日對偶性,點擊鏈接)為:

$ \begin{aligned} L =  \sum\limits_{Z\in \mathcal{Z}} \tilde{P}(Z)\log P(Y,Z|\theta) – \sum\limits_{Z\in \mathcal{Z}} \tilde{P}(Z)\log \tilde{P}(Z)+ \lambda\left(1-\sum\limits_{Z\in \mathcal{Z}}\tilde{P}(Z)\right) \end{aligned} $

  因為每個$\tilde{P}(Z)$之間都是求和,沒有其它其它諸如乘積的操作,所以可以直接令$L$對某個$\tilde{P}(Z)$求導等於$0$來計算極值:

$ \begin{aligned} \frac{\partial L}{\partial \tilde{P}(Z)} = \log P(Y,Z|\theta) – \log \tilde{P}(Z) -1 -\lambda = 0 \end{aligned} $

  於是可以推出:

$ \begin{aligned} P(Y,Z|\theta) = e^{1+\lambda}\tilde{P}(Z) \end{aligned} $

  又由約束$\sum\limits_{Z\in \mathcal{Z}}\tilde{P}(Z) = 1$:

$P(Y|\theta) = e^{1+\lambda}$

  於是得到

$\begin{gather}\tilde{P}_{\theta}(Z) = P(Z|Y,\theta)\label{}\end{gather}$

  代回$F(\tilde{P},\theta)$,得到

$ \begin{aligned} F(\tilde{P}_\theta,\theta) &= \sum\limits_{Z\in \mathcal{Z}} P(Z|Y,\theta)\log P(Y,Z|\theta) – \sum\limits_{Z\in \mathcal{Z}} P(Z|Y,\theta)\log P(Z|Y,\theta)\\ &= \sum\limits_{Z\in \mathcal{Z}} P(Z|Y,\theta)\log \frac{P(Y,Z|\theta)}{P(Z|Y,\theta)}\\ &= \log P(Y|\theta)\\ \end{aligned} $

  也就是說,對$F$關於$\tilde{P}$進行最大化后,$F$就是待求分佈的對數似然;然後再關於$\theta$最大化,也就算得了最終要估計的參數$\hat{\theta}$。所以,EM算法也可以解釋為$F$的極大-極大算法。優化結果$(8)$式也解釋了我之前在$(1)$式下方的提問。

  那麼,怎麼使用$F$函數進行估計呢?還是要用迭代來算,迭代方式是和前面介紹的一樣的(懶得記錄了,統計學習方法上直接看吧)。實際上,$F$函數的方法只是提供了EM算法的另一種解釋,具體方法上並沒有提升之處。

本站聲明:網站內容來源於博客園,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我們將及時處理

【其他文章推薦】

網頁設計一頭霧水該從何著手呢? 台北網頁設計公司幫您輕鬆架站!

網頁設計公司推薦不同的風格,搶佔消費者視覺第一線

※想知道購買電動車哪裡補助最多?台中電動車補助資訊懶人包彙整

南投搬家公司費用,距離,噸數怎麼算?達人教你簡易估價知識!

※教你寫出一流的銷售文案?

※超省錢租車方案

分類
發燒車訊

重識Java8函數式編程

前言

最近真的是太忙忙忙忙忙了,很久沒有更新文章了。最近工作中看到了幾段關於函數式編程的代碼,但是有點費解,於是就準備總結一下函數式編程。很多東西很簡單,但是如果不總結,可能會被它的各種變體所困擾。接觸Lambda表達式已經很久了,但是也一直是處於照葫蘆畫瓢的階段,所以想自己去編寫相關代碼,也有些捉襟見肘。

1. Lambda表達式的不同形式

// 基本形式
參數 -> 主體

1.1 形式一

Runnable noArguments = () -> System.out.println("Hello World");

該形式的Lambda表達式不包含參數,使用空括號()表示沒有參數。它實現了Runnable接口,該接口也只有一個run方法,沒有桉樹,且返回類型為void。

1.2 形式二

ActionListener oneArgument = event -> System.out.println("button clicked");

該形式的Lambda表達式包含且只包含一個參數,可省略參數的符號。

1.3 形式三

Runnable multiStatement = () -> {
	System.out.print("Hello"); 
    System.out.println(" World"); 
};

Lambda表達式的主體不僅可以使一個表達式,而且也可以是一段代碼塊,使用大括號{}將代碼塊括起來。該代碼塊和普通方法遵循的規則別無二致,可以用返回或拋出異常來退出。只有以行代碼的Lambda表達式也可以使用大括號,用以明確Lambda表達式從何處開始,到哪裡結束。

1.4 形式四

BinaryOperator<Long> add = (x, y) -> x + y;

Lambda表達式也可以表示包含多個參數的方法,上面的Lambda表達式並不是將兩個数字相加,而是創建了一個函數,用來計算兩個数字相加的結果。變量add的類型時BinaryOperator ,它不是兩個数字的和,而是將兩個数字相加的那行代碼。

1.5 形式五

BinaryOperator<Long> addExplicit = (Long x, Long y) -> x + y;

到目前為止,所有Lambda表達式中的參數類型都是由編譯器推斷得出的。但有時最好也可以显示聲明參數類型,此時就需要使用小括號將參數括起來,多個參數的情況也是如此。

2. 引用值,而不是變量

如果你曾使用過匿名內部類,也許遇到過這樣的情況:需要引用它所在方法里的變量。這是,需要將變量聲明為final。

final String name = getUserName(); 
button.addActionListener(new ActionListener() {
	public void actionPerformed(ActionEvent event) { 
        System.out.println("hi " + name); 
    } 
});

將變量聲明為 final,意味着不能為其重複賦 值。同時也意味着在使用 final 變量時,實際上是在使用賦給該變量的一個特定的值。

Java 8 雖然放鬆了這一限制,可以引用非 final 變量,但是該變量在既成事實上必須是 final(意思就是你不能再次對該變量賦值)。雖然無需將變量聲明為 final,但在 Lambda 表達式中,也無法用作非終態變量。如 果堅持用作非終態變量,編譯器就會報錯。 既成事實上的 final 是指只能給該變量賦值一次。換句話說,Lambda 表達式引用的是值, 而不是變量。

例如:

String name = getUserName(); 
button.addActionListener(event -> System.out.println("hi " + name));

3. 函數接口

在 Java 里,所有方法參數都有固定的類型。假設將数字 3 作為參數傳給一個方法,則參數 的類型是 int。那麼,Lambda 表達式的類型又是什麼呢?

使用只有一個方法的接口來表示某特定方法並反覆使用,是很早就有的習慣。使用 Swing 編寫過用戶界面的人對這種方式都不陌生,這裏無需再標新立異,Lambda 表達式也使用同樣的技巧,並將這種接口稱為函數接口。

接口中單一方法的命名並不重要,只要方法簽名和 Lambda 表達式的類型匹配即可。可在函數接口中為參數起一個有意義的名字,增加代碼易讀性,便於更透徹 地理解參數的用途。

3.1 Java中重要的函數接口

接口 參數 返回類型 示例
Predicate T boolean 判斷是否
Consumer T void 輸出一個值
Function<T,R> T T 獲得對象的名字
Supplier None T 工廠方法
UnaryOperator T T 邏輯非(!)
BinaryOperator (T, T) T 求兩個數的乘積(*)

3.2 函數接口定義

定義函數接口需要使用到註解@FunctionalInterface

例如:

@FunctionalInterface
public interface MyFuncInterface {
	void print();
}

使用:

public class MyFunctionalInterface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doPrint(() -> System.out.println("java"));
    }

    public static void doPrint(MyFuncInterface my) {
        System.out.println("請問你喜歡什麼編程語言?");
        my.print();
    }
}

說明:

這隻是一個很簡單的例子,有人覺得為什麼要搞這麼複雜,去定義一個接口?這個問題還是讀者在平時的工作中去感悟吧,總之,先學會怎麼用它。不至於看了別人寫的代碼都看不懂。

至於我個人的理解,可以簡單聊聊。以前寫過JavaScript,裏面有一種語法就是將自定義函數B作為參數傳遞到另外一個函數A裏面,在函數A裏面會執行你自定義的函數B邏輯,我當時就非常喜歡這種特性,因為每個人關於函數B的實現可能不一樣,亦或者場景不一樣也會導致函數B的實現不一樣。我覺得Java8的這個函數式編程就是對這一特性的補充。

4. 流

流的常用操作有很多,例如collect(toList())mapfiltermaxmin等,下面介紹一下flatMapreduce

4.1 flatMap

flatMap 方法可用 Stream 替換值,然後將多個 Stream 連接成一個 Stream。

List<Integer> together = Stream.of(asList(1, 2), asList(3, 4)) 				 
    .flatMap(numbers -> numbers.stream())
    .collect(toList()); 
assertEquals(asList(1, 2, 3, 4), together);

調用 stream 方法,將每個列錶轉換成 Stream 對象,其餘部分由 flatMap 方法處理。 flatMap 方法的相關函數接口和 map 方法的一樣,都是 Function 接口,只是方法的返回值 限定為 Stream 類型罷了。

4.2 reduce

reduce 操作可以實現從一組值中生成一個值。對於 count、min 和 max 方 法,因為常用而被納入標準庫中。事實上,這些方法都是 reduce 操作。

如何通過 reduce 操作對 Stream 中的数字求和。以 0 作起點——一個空Stream 的求和結果,每一步都將 Stream 中的元素累加至 accumulator,遍歷至 Stream 中的 最後一個元素時,accumulator 的值就是所有元素的和。

int count = Stream.of(1, 2, 3)
    .reduce(0, (acc, element) -> acc + element); 
assertEquals(6, count);

Lambda 表達式的返回值是最新的 acc,是上一輪 acc 的值和當前元素相加的結果。reducer 的類型是前面已介紹過的 BinaryOperator。

5. Optional

reduce 方法的一個重點尚未提及:reduce 方法有兩種形式,一種如前面出現的需要有一 個初始值,另一種變式則不需要有初始值。沒有初始值的情況下,reduce 的第一步使用 Stream 中的前兩個元素。有時,reduce 操作不存在有意義的初始值,這樣做就是有意義的,此時,reduce 方法返回一個 Optional 對象。

Optional 是為核心類庫新設計的一個數據類型,用來替換 null 值。人們對原有的 null 值有很多抱怨。人們常常使用 null 值表示值不存在,Optional 對象能更好地表達這個概念。使用 null 代 表值不存在的最大問題在於 NullPointerException。一旦引用一個存儲 null 值的變量,程 序會立即崩潰。使用 Optional 對象有兩個目的:首先,Optional 對象鼓勵程序員適時檢查變量是否為空,以避免代碼缺陷;其次,它將一個類的 API 中可能為空的值文檔化,這比閱讀實現代碼要簡單很多。

下面我們舉例說明 Optional 對象的 API,從而切身體會一下它的使用方法。使用工廠方法 of,可以從某個值創建出一個 Optional 對象。Optional 對象相當於值的容器,而該值可以 通過 get 方法提取。

Optional<String> a = Optional.of("a"); 
assertEquals("a", a.get());

Optional 對象也可能為空,因此還有一個對應的工廠方法 empty,另外一個工廠方法 ofNullable 則可將一個空值轉換成 Optional 對象。下面的代碼同時展示 了第三個方法 isPresent 的用法(該方法表示一個 Optional 對象里是否有值)。

Optional emptyOptional = Optional.empty(); 
Optional alsoEmpty = Optional.ofNullable(null); assertFalse(emptyOptional.isPresent());

使用 Optional 對象的方式之一是在調用 get() 方法前,先使用 isPresent 檢查 Optional 對象是否有值。使用 orElse 方法則更簡潔,當 Optional 對象為空時,該方法提供了一個 備選值。如果計算備選值在計算上太過繁瑣,即可使用 orElseGet 方法。該方法接受一個 Supplier 對象,只有在 Optional 對象真正為空時才會調用。

assertEquals("b", emptyOptional.orElse("b")); 
assertEquals("c", emptyOptional.orElseGet(() -> "c"));

最後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多寫代碼,多思考,你的代碼才會越來越好。

本站聲明:網站內容來源於博客園,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我們將及時處理

【其他文章推薦】

網頁設計一頭霧水該從何著手呢? 台北網頁設計公司幫您輕鬆架站!

網頁設計公司推薦不同的風格,搶佔消費者視覺第一線

※Google地圖已可更新顯示潭子電動車充電站設置地點!!

※廣告預算用在刀口上,台北網頁設計公司幫您達到更多曝光效益

※別再煩惱如何寫文案,掌握八大原則!

網頁設計最專業,超強功能平台可客製化

分類
發燒車訊

RabbitMQ入門,我是動了心的

人一輩子最值得炫耀的不應該是你的財富有多少(雖然這話說得有點違心,呵呵),而是你的學習能力。技術更新迭代的速度非常快,那作為程序員,我們就應該擁有一顆擁抱變化的心,积極地跟進。

在 RabbitMQ 入門之前,我已經入門了 Redis、Elasticsearch 和 MongoDB,這讓我感覺自己富有極客精神,非常良好。

小夥伴們在繼續閱讀之前,我必須要聲明一點,我對 RabbitMQ 並沒有進行很深入的研究,僅僅是因為要用,就學一下。但作為一名負責任的技術博主,我是動了心的,這篇入門教程,小夥伴們讀完后絕對會感到滿意,忍不住無情地點贊,以及赤裸裸地轉發。

當然了,小夥伴們遇到文章中有錯誤的地方,不要手下留情,可以組團過來捶我,但要保證一點,不要打臉,我怕毀容。

01、RabbitMQ 是什麼

首先,我知道,Rabbit 是一隻兔子(哎呀媽呀,忍不住秀了一波自己的英語功底),可愛的形象已經躍然於我的腦海中了。那 MQ 又是什麼呢?是 Message Queue 的首字母縮寫,也就是說 RabbitMQ 是一款開源的消息隊列系統。

RabbitMQ 的主要特點在於健壯性好、易於使用、高性能、高併發、集群易擴展,以及強大的開源社區支持。反正就是很牛逼的樣子。

九年前我做大宗期貨交易的時候,也需要消息推送,那時候還不知道去找這種現成的中間件,就用自定義的隊列實現,結果搞了不少 bug,有些到現在還沒有解決,真的是不堪回首的往事啊。

下圖是 RabbitMQ 的消息模型圖(來源於網絡,侵刪),小夥伴們來感受下。

1)P 是 Producer,代表生產者,也就是消息的發送者,可以將消息發送到 X

2)X 是 Exchange(為啥不是 E,我也很好奇),代表交換機,可以接受生產者發送的消息,並根據路由將消息發送給指定的隊列

3)Q 是 Queue,也就是隊列,存放交換機發送來的消息

4)C 是 Consumer,代表消費者,也就是消息的接受者,從隊列中獲取消息

聽我這樣一解釋,是不是對 RabbitMQ 的印象就很具象化了?小夥伴們,學起來吧!

02、安裝 Erlang

咦,怎麼不是安裝 RabbitMQ 啊?先來看看官方的解釋。

英文看不太懂,沒關係,我來補充兩人話。RabbitMQ 服務器是用 Erlang 語言編寫的,它的安裝包里並沒有集成 Erlang 的環境,因此需要先安裝 Erlang。小夥伴們不要擔心,Erlang 安裝起來沒有任何難度。

Erlang 下載地址如下:

https://erlang.org/download/otp_versions_tree.html

最新的版本是 23.0.1,我選擇的是 64 位的版本,104M 左右。下載完就可以雙擊運行安裝,傻瓜式的。

需要注意的是,我安裝的過程中,電腦重啟了一次,好像要安裝一個什麼庫,重啟之前忘記保存圖片了(sorry)。重啟后,重新雙擊運行 otp_win64_23.0.1.exe 文件完成 Erlang 安裝。

03、安裝 RabbitMQ

Erlang 安裝成功后,就可以安裝 RabbitMQ 了。下載地址如下所示:

https://www.rabbitmq.com/install-windows.html

找到下圖中的位置,選擇紅色框中的文件進行下載。

安裝包只有 16.5M 大小,還是非常輕量級的。下載完后直接雙擊運行 exe 文件就可以傻瓜式地安裝了。

安裝成功后,就可以將 RabbitMQ 作為 Windows 服務啟動,可以從“開始”菜單管理 RabbitMQ Windows 服務。

點擊「RabbitMQ Command Prompt (sbin dir)」,進入命令行,輸入 rabbitmqctl.bat status 可確認 RabbitMQ 的啟動狀態。

可以看到 RabbitMQ 一些狀態信息:

  • 進程 ID,也就是 PID 為 2816
  • 操作系統為 Windows
  • 當前的版本號為 3.8.4
  • Erlang 的配置信息

命令行界面看起來不夠優雅,因此我們可以輸入以下命令來啟用客戶端管理 UI 插件:

rabbitmq-plugins enable rabbitmq_management

看到以下信息就可以確認插件啟用成功了。

在瀏覽器地址欄輸入 http://localhost:15672/ 可以進入管理端界面,如下圖所示:

04、在 Java 中使用 RabbitMQ

有些小夥伴可能會問,“二哥,我是一名 Java 程序員,我該如何在 Java 中使用 RabbitMQ 呢?”這個問題問得好,這就來,這就來。

第一步,在項目中添加 RabbitMQ 客戶端依賴:

<dependency>
    <groupId>com.rabbitmq</groupId>
    <artifactId>amqp-client</artifactId>
    <version>5.9.0</version>
</dependency>

第二步,我們來模擬一個最簡單的場景,一個生產者發送消息到隊列中,一個消費者從隊列中讀取消息並打印。

官方對 RabbitMQ 有一個很好的解釋,我就“拿來主義”的用一下。在我上高中的年代,同學們之間最流行的交流方式不是 QQ、微信,甚至短信這些,而是書信。因為那時候還沒有智能手機,況且上學期間學校也是命令禁用手機的,所以書信是情感表達的最好方式。好懷念啊。

假如我向女朋友小巷寫了一封情書,內容如下所示:

致小巷
你好呀,小巷。
你走了以後我每天都感到很悶,就像堂吉訶德一樣,每天想念托波索的達辛妮亞。我現在已經養成了一種習慣,就是每兩三天就要找你說幾句不想對別人說的話。
。。。。。。
王二,5月20日

那這封情書要寄給小巷,我就需要跑到郵局,買上郵票,投遞到郵箱當中。女朋友要收到這封情書,就需要郵遞員盡心儘力,不要弄丟了。

RabbitMQ 就像郵局一樣,只不過處理的不是郵件,而是消息。之前解釋過了,P 就是生產者,C 就是消費者。

新建生產者類 Wanger :

public class Wanger {
    private final static String QUEUE_NAME = "love";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OException, TimeoutException {
        ConnectionFactory factory = new ConnectionFactory();

        try (Connection connection = factory.newConnection();
             Channel channel = connection.createChannel()) {
            channel.queueDeclare(QUEUE_NAME, falsefalsefalsenull);
            String message = "小巷,我喜歡你。";
            channel.basicPublish("", QUEUE_NAME, null, message.getBytes(StandardCharsets.UTF_8));
            System.out.println(" [王二] 發送 '" + message + "'");
        }
    }
}

1)QUEUE_NAME 為隊列名,也就是說,生產者發送的消息會放到 love 隊列中。

2)通過以下方式創建服務器連接:

ConnectionFactory factory = new ConnectionFactory();
try (Connection connection = factory.newConnection();
             Channel channel = connection.createChannel()) {

ConnectionFactory 是一個非常方便的工廠類,可用來創建到 RabbitMQ 的默認連接(主機名為“localhost”)。然後,創建一個通道( Channel)來發送消息。

Connection 和 Channel 類都實現了 Closeable 接口,所以可以使用 try-with-resource 語句,如果有小夥伴對 try-with-resource 語句不太熟悉,可以查看我之前寫的我去文章。

3)在發送消息的時候,必須設置隊列名稱,通過 queueDeclare() 方法設置。

4)basicPublish() 方法用於發布消息:

  • 第一個參數為交換機(exchange),當前場景不需要,因此設置為空字符串;
  • 第二個參數為路由關鍵字(routingKey),暫時使用隊列名填充;
  • 第三個參數為消息的其他參數(BasicProperties),暫時不配置;
  • 第四個參數為消息的主體,這裏為 UTF-8 格式的字節數組,可以有效地杜絕中文亂碼。

生產者類有了,接下來新建消費者類 XiaoXiang:

public class XiaoXiang {
    private final static String QUEUE_NAME = "love";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OException, TimeoutException {
        ConnectionFactory factory = new ConnectionFactory();
        Connection connection = factory.newConnection();
        Channel channel = connection.createChannel();

        channel.queueDeclare(QUEUE_NAME, falsefalsefalsenull);
        System.out.println("等待接收消息");

        DeliverCallback deliverCallback = (consumerTag, delivery) -> {
            String message = new String(delivery.getBody(), "UTF-8");
            System.out.println(" [小巷] 接收到的消息 '" + message + "'");
        };
        channel.basicConsume(QUEUE_NAME, true, deliverCallback, consumerTag -> { });
    }
}

1)創建通道的代碼和生產者差不多,只不過沒有使用 try-with-resource 語句來自動關閉連接和通道,因為我們希望消費者能夠一直保持連接,直到我們強制關閉它。

2)在接收消息的時候,必須設置隊列名稱,通過 queueDeclare() 方法設置。

3)由於 RabbitMQ 將會通過異步的方式向我們推送消息,因此我們需要提供了一個回調,該回調將對消息進行緩衝,直到我們做好準備接收它們為止。

DeliverCallback deliverCallback = (consumerTag, delivery) -> {
    String message = new String(delivery.getBody(), "UTF-8");
    System.out.println(" [小巷] 接收到的消息 '" + message + "'");
};

basicConsume() 方法用於接收消息:

  • 第一個參數為隊列名(queue),和生產者相匹配(love)。

  • 第二個參數為 autoAck,如果為 true 的話,表明服務器要一次性交付消息。怎麼理解這個概念呢?小夥伴們可以在運行消費者類 XiaoXiang 類之前,先多次運行生產者類 Wanger,向隊列中發送多個消息,等到消費者類啟動后,你就會看到多條消息一次性接收到了,就像下面這樣。

等待接收消息
 [小巷] 接收到的消息 '小巷,我喜歡你。'
 [小巷] 接收到的消息 '小巷,我喜歡你。'
 [小巷] 接收到的消息 '小巷,我喜歡你。'
  • 第三個參數為 DeliverCallback,也就是消息的回調函數。

  • 第四個參數為 CancelCallback,我暫時沒搞清楚是幹嘛的。

在消息發送的過程中,也可以使用 RabbitMQ 的管理面板查看到消息的走勢圖,如下所示。

05、鳴謝

好了,我親愛的小夥伴們,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內容了,是不是看完后很想實操一把 RabbitMQ,趕快行動吧!如果你在學習的過程中遇到了問題,歡迎隨時和我交流,雖然我也是個菜鳥,但我有熱情啊。

另外,如果你想寫入門級別的文章,這篇就是最好的範例。

本站聲明:網站內容來源於博客園,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我們將及時處理

【其他文章推薦】

網頁設計公司推薦不同的風格,搶佔消費者視覺第一線

※廣告預算用在刀口上,台北網頁設計公司幫您達到更多曝光效益

※自行創業缺乏曝光? 網頁設計幫您第一時間規劃公司的形象門面

南投搬家公司費用需注意的眉眉角角,別等搬了再說!

新北清潔公司,居家、辦公、裝潢細清專業服務

※教你寫出一流的銷售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