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發燒車訊

沃爾沃中國副總裁嵐:新能源動力應停下來反思

台中電動車新能源汽車怎麼發展?純電動車和混合動力車在模式上是否存在沖突?排放標準的門檻日益提高,產業如何應對?  7月12日,長春。  這一天是中國一汽建廠58周年慶典。當天上午,這傢最早進入混合動力汽車領域的本土汽車制造商,一口氣推出瞭三款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能源發動機。一汽在新能源發動機領域如此集中的產品發佈並不多見,但一汽自己也明白,這僅僅是它新能源發動機“萬裡長征”邁出的第一步。  自打1988年國傢提出“863”項目時就開始試圖攻下新能源各項技術“山頭”的中國一汽深知,要讓新能源產品真正從一個拼盤變成一碟“拿手好菜”,並不是件容易的事。  鋪就理想之路的工作是痛苦的。經歷過20多年的廝殺拼搏後的中國一汽悟出這樣一個道理:新能源產品不是努力就能做好的,沒有上下遊環節的協同作戰,這幾乎是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數據顯示,加入“十城千輛”新能源汽車試點的城市數量已經超過25個,每個城市都宣佈瞭少則百輛、多則上千輛的新能源汽車示范計劃。但這個宏偉的計劃卻因為新能源汽車成本高、技術不夠成熟、充電站少等原因面臨尷尬。真正上路運行的新能源汽車數量遠不如規劃的數量,已經在路上跑的新能源汽車也是故障頻出,運行效率和傳統汽車不可同日而語。  除瞭外在因素,新能源的純電動汽車制造商和電力供應商、電池生產商之間的利益糾葛也是“理不斷、剪還亂”。  世界電動車協會主席陳清泉表示,電池不但是動力能源產品,也是一個儲能產品,所以電力部門一定要參與進來。但是對於車企來說,電力公司參與以後,他們的話語權極有可能旁落——電網要參與的話,電池的模式就不一樣瞭。  與此同時,一些全球混合動力系統制造的執牛耳者,盡管已經把最先進的技術都帶到瞭中國,但卻被潑瞭冷水。  搭載福田康明斯發動機的北汽福田各類汽車產銷量在今年1~5月雙雙低落,累計產量同比下降6.7%,累計銷量同比下降3.1%。而其生產的符合歐Ⅴ排放標準的卡車更是因為無人問津而隻能遠銷韓國。  同是康明斯技術用戶的金龍客車、宇通客車(600066,股吧)道出瞭康明斯被“潑冷水”的原因:如果不是客戶提出要求,他們一般傾向於選擇本土企業生產的發動機,而不會選擇康明斯更為先進的混合動力發動機,因為他們的混合動力系統要比國內的“貴幾萬塊錢”。康明斯(中國潭子電動車)投資有限公司首席技術官彭立新對《中國經濟和信息化》記者說,在很在乎第一次成本投入的中國用戶看來,這樣的成本投入能省則省。  不止是康明斯,同執全球混合動力系統牛耳的沃爾沃,對中國市場的涼熱也感同身受。2011年4月底,沃爾沃在與上汽集團合作生產出申沃客車的基礎上,又投資合建瞭一傢新能源客車動力系統公司。  沃爾沃是如何看待中國新能源動力市場的?為此,本刊記者專訪瞭沃爾沃集團中國副總裁、沃爾沃(中國)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蔣嵐。  這位染著金黃色頭發的年輕女性,經常被誤以為是北歐國傢的華裔。但她卻風趣地介紹自己是“如假包換”的北京人。一如她的頭發,這位畢業於北京師范大學碩士教育學的“非專業人士”進入到機械行業,正用自己遊刃有餘的戰略佈局能力和執行力,帶動著沃爾沃集團在華業務向前發展。  面對新能源動力系統市場,蔣嵐表示,中國做什麼事都講求快,但實際上我們卻需要在必要時停下來,反思總結一下,這樣才能讓下一步的發展更快,更準確。  霧裡看花  CEI:在中國,新能源汽車應該說前幾年非常火,但目前留下來的似乎隻有電動車,比如很多城市都在推行的電動公交車。這是為什麼?  蔣嵐:這是整個中國的經濟發展規模到這個程度瞭,你要考慮未來的發展就必定要走這一步。我覺得這也不僅僅是中國自己的問題,它更是未來到底怎麼選擇新能源的問題。  新能源的問題,10年前大傢就在廣泛討論。一開始是燃油的危機,說50年以後沒有石油瞭,怎麼辦?然後就開始想各種各樣的途徑,有沒有替換的燃料,生物燃料怎麼發展,但生物燃料又會跟糧食生產、糧食安全發生沖突,不能以糧食作為代價。  全球的車輛在快速增加。去年,我國銷售出1300多萬輛乘用車,今年雖然因為一些經濟調控和緊縮,市場有所下降,但從長遠來看,這種增長的趨勢還是存在的。  CEI:但是,中國電動車現在也陷入瞭一個尷尬的境地。有媒體報道說電動車的消費者隻有政府,而且多個地方的電動客車也陷入瞭不能正常運營的情況。沃爾沃在這一塊是否遭遇瞭同樣的情況?  蔣嵐:沃爾沃集團不做小汽車的動力系統,產品主要運用在客車上。不過,我們的混合動力系統最初是運用在重卡上的。後來,沃爾沃集團有沃爾沃卡車、雷諾卡車、邁克卡車和UD卡車四個平臺,所以,現在沃爾沃集團的混合動力系統除瞭台中電動車出租運用在客車上,卡車也是我們的業務領域,還有工程機械。  中國目前面臨的問題很正常。在北美,當初剛有混合動力車時,在路徑的選擇上,爭論、責難等也是存在的。但不管是哪種方式,它都必須是一個完美的鏈條,鏈條上的所有環節需要協同合作,你必須有研究人員來研發這個技術,你必須有制造廠商願意來制造這個產品,你必須有政府來鋪設這樣的平臺,不管是在稅收上給予優惠,還是在其它政策上給予支持。  然後,在市政上政府也要提供必要的便利條件,要是發展純電的話,政府就得建有足夠多的充電站。當然,我們國傢已經在做,國傢電網已經開始在二三線城市覆蓋充電站,好像中石化的加油站一樣。在山東臨沂這樣的一個三線城市我就看到過這樣的充電站。這是一個很好的現象。現在來論它是成功還是失敗還為時尚早。  路徑分野  CEI:混合動力跟純電動力還是有競爭的地方?  蔣嵐:我不覺得存在競爭。從技術層面看,從經濟效益和回報看,混合動力車更適合於城市運輸。第一,噪音小;第二,清潔、幹凈;第三,節省燃料。最主要的是因為它適合走走停停的運輸,比如公交車,需要停的次數比較多,還有垃圾車很適合使用混合動力。  當然,混合動力在卡車上的應用不僅僅包括城市內配送,還包括長途運輸的卡車。前一段時間我們也推出瞭一款非常適合於長途運輸的卡車產品。  CEI:您一方面認為純電動的車很好,一方面又認為混合動力的也很有前景,在路徑抉擇上,這兩點是否存在矛盾?  蔣嵐:不存在矛盾。什麼樣的產品適合什麼樣的環境。  CEI:目前在中國還是混合動力的市場更好一些?  蔣嵐:我覺得不能這樣簡單地判斷,混合動力也是要看配置在什麼樣的車輛上使用。混合動力隻是一個技術,不能單純地說混合動力就比純電動的好。混合動力可能用在卡車上,在城市做配送更好,它的經濟價值更高,純電動力可能用在公交上效果更好,經濟價值更高。  而且有一點不能忽視的是,任何的新能源形式在成本造價上肯定要比過去的高,也就是說,你一定要達到一定的產能才能產生最優的回報,近期的投入是必須的。  應實時降溫  CEI:4月份,沃爾沃集團與上汽集團新組建瞭一傢新能源動力系統制造公司,雙方在技術上是怎麼合作的?  蔣嵐:上汽的綠色能源技術做得非常好,雙方是技術互補關系。  CEI:沃爾沃集團跟臨工的台中電動自行車合作是提供技術和資金支持,跟上汽的合作也是這樣嗎?  蔣嵐:合作模式也是一樣的,隻不過是因為行業的不同,關註的點不一樣,投資的方向也不相同。山東臨工是國內比較知名的企業,一直是以做裝載機為主,沃爾沃2007年入股後成立瞭合資企業,到現在這幾年的整合工作還在繼續。  CEI:目前來說,國內生產混合動力的本土企業有哪些,你怎麼看這些企業的技術水平現狀?  蔣嵐:大傢都在做,都在探索,尤其是卡車的,每傢都在研究。混合動力是大傢特別熱衷的話題。因為汽車的排放標準會越來越嚴,美國都執行到US10瞭。中國是采取歐洲的排放標準,叫國Ⅲ、國Ⅳ。我認識一個重卡企業老總,他說,他現在根本不考慮目前能賣多少輛車,他考慮的問題是五年以後他能賣什麼車。每個人都知道動力系統是車輛的心臟,如果你在心臟上沒有自己的技術儲備,那麼未來的發展是需要依靠別人的。  CEI:中國本土的企業有哪傢能跟沃爾沃形成競爭態勢?  蔣嵐:我覺得不可忽視的一點是,雖然中國本土的企業起步晚,但發展速度是非常快的。從動力系統的研發來講,動力系統從研發到批量生產需要有一個過程,國內企業不可能偷工減料,欲速則不達。當然你可能用10年時間把人傢20年的事情做完,但是,依然不可忽視時間的積累和技術研發能力的積累,這是需要一個過程的。  所以,我相信未來5~10年,中國在混合動力核心技術方面是會有自己能夠拿出拳頭產品的企業,比如說濰柴。  CEI:國內的混合動力市場前景如何?  蔣嵐:國內重卡行業也是這幾年才發展起來的,過去我們沒有真正意義上的重型卡車。所有的東西都是連帶在一起的,高速公路修起來瞭,重卡才有發揮的空間,市場就會有重卡的需求。去年中國的重卡需求已經突破100萬輛瞭。全世界的重卡加起來還要乘以二,才能達到這個數。  所以,你說中國市場會沒有前途嗎?我覺得是不可能的。但是一定要有一個發展過程,我們都太急,急著往前趕。我覺得我們有時候是需要停一下,回味一下,總結一下,然後再繼續向前,這樣才能讓下一步路走得更快,更準確。  我覺得今年下半年就會給大傢這樣一個機會,我們有必要停下來思考一下。  CEI:你認為機會具體指什麼?  蔣嵐:下半年的經濟是有放緩的趨勢,實際上現在已經有這個跡象瞭。比如挖機的銷量在下滑,重卡的銷量也台中電動車補助比原來的預期少。

source:http://auto.hexun.com/2011-07-25/1317246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