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當鋪金融

消費金融公司後勁不足 盲目發展后遺症與合規壓力存隱憂

隨着A股上市公司2018年年報披露工作的全部結束,共有20家持牌系消費金融公司公布了2018年業績報告。

從目前公布業績的公司來看,作為消費金融領域的正規軍,大部分持牌系消費金融公司實現了盈利,其中僅捷信消費金融和招聯消費金融2家凈利潤破10億元,凈利潤不到1億元的有10家,業績分化明顯。

“行業格局分化,頭部公司業務表現穩定,增速有放緩跡象;一些入場較晚的公司,業績呈現出加速增長的特徵。”零壹財經研究總監王晶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簡單粗暴的跑馬圈地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未來對消費金融公司來說,躺贏的日子已經不再存在,整體市場將縮減20%,消費金融業也將進入比拼核心競爭力時代。”馬上消費金融創始人兼CEO趙國慶對《證券日報》記者坦言。

消金公司業績分化明顯

旅遊巨頭系成長速度加快

隨着監管的日趨嚴格,持牌消費金融公司業績高歌猛進的時代不再,從今年已經披露的20家消金公司業績中可以窺探一二。

目前20家持牌系消費金融公司公布了2018年全年業績數據,僅河北幸福消費金融虧損,除中原消費金融未公布相關凈利潤數據外,其餘18家消金公司在2018年均實現了盈利,其中凈利潤超過10億元的僅2家,而凈利潤在5億元以下的公司佔大多數有13家。

其中捷信消費金融和招聯消費金融凈利潤均超過10億元,分別是13.96億元、12.53億元;馬上消費金融緊隨其後,凈利潤為8.01億元。

《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頭部消費金融公司凈利潤增速有放緩趨勢。

具體來看,招聯消費金融凈利潤12.53億元同比增長5%;該公司2017年凈利潤為11.89億元,同比增長高達266.97%。馬上消費金融2018年凈利潤為8.01億元,同比增長38.6%;其2017年凈利潤為5.78億元,但由於2016年盈利額較低,2017年同比增長88倍。

蘇寧金融研究院互聯網金融中心主任薛洪言認為,“增速的普遍放緩,主要是基數方面的原因,2016年消費金融剛剛起步,消費金融公司普遍基數較小,襯托出了2017年誇張的增速。”

同時,業績下滑明顯的也不在少數。

據統計,作為四大行唯一一家消金公司、上海第一家消費金融公司,且是最早試點的消費金融牌照之一的中銀消費金融凈利潤為5.59億元,同比下降59%;華融消費金融的凈利潤為0.12億元,同比下降88%;蘇寧消費金融凈利潤0.45億元,同比下滑79%。

蘇寧消費金融公司相關負責人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受資本規模、行業市場風險等因素影響,很多公司也主動調整、放緩了發展節奏,不斷夯實風險、科技、運營等各項基礎工作。”

同時,記者注意到,具有旅遊巨頭背景的兩家持牌消金公司業績表現亮眼。

資料显示,尚誠消費金融由上海銀行、攜程集團等共同建立,根據財報显示,尚誠消金2017年凈利潤虧損0.13億元,2018年底實現了扭虧凈利潤為0.2億元;哈銀消費金融則是由哈爾濱銀行作為主要發起人,聯合同程軟件等共同建立。財報显示,2018年哈銀消費金融凈利潤為0.5億元,也實現了較大增幅。

“事實上,隨着消費貸被要求以場景為依託以來,未來旅遊市場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網貸天眼研究院院長李鵬飛認為。

趙國慶講道,“下半年從消費金融領域的競爭性角度來說,會更加趨於有秩序,今年下半年行業會發生很大變化。”

“盲目發展”后遺症

與合規壓力隱憂

如今,如何有效防範風險,積極擁抱監管成為很多消金公司需要考慮的重要問題。

去年初以來,為追求規模的不斷擴張,多家消費金融公司違規開展業務,行業收到的監管罰單遞增,處罰金額動輒在百萬元以上。如今,如何實現業務的穩健合規增長為消金公司需要考慮的重要問題。

李鵬飛指出,“很多消金公司的代理模式在內控方面可能會存在一些死角,比如代理商實際操作中可能會存在亂收費的問題,從而造成持牌機構吃罰單。”他強調,“例如催收過程,目前在三方投訴網站上,很多消費金融公司都榜上有名。再者,資金用途的審核,因為監管要求必須採取有效方式跟蹤檢查貸款使用情況,而無場景業務較難跟蹤資金去向,從而也更容易導致持牌消金公司被處罰。去年,有些消金公司就因為審查不到位、貸款被挪用而被監管罰款。”

薛洪言強調,“此前在資本要求、風口思維等各種因素的裹挾下,不少消費金融機構更多地追求規模增長和賺快錢,導致現金貸等暴利性產品扎堆。規模增長、利潤回升的背後,基礎並不牢固,且抗風險能力差,經營狀況呈現出較大的波動性。”他強調,在徵信建設、信息保護等領域,行業需求仍存在較大缺口。”他認為,“在2020年之前,行業重心都將圍繞防風險和夯基礎展開,之後,有望迎來新的高速增長階段。”

網站內容來源http://www.dsb.cn/

消費金融公司後勁不足 盲目發展后遺症與合規壓力存隱憂